上海证券报日前独家获悉,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已经提出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文件,刚刚结束内部征求意见的程序,有望于近期出台。 这意味着停滞不前的电力价格改革将提速。文件表示,将改变上网电价行政主导的现状,提出竞价上网、加快核定输配电价、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的新的上网电价机制。 据记者了解,这次电价改革的重点是,继续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建立电力交易市场,开展竞价上网试点,上网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放开新核准机组电价;实施按成本加收益方法核定输配电价试点工作,加强对电网企业成本、价格、收入的监管。并将根据情况适时理顺销售电价结构。 其中,重头戏是将大规模试点,放开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销售电价与竞争形成的上网电价实行联动,工商业电价每6个月变动一次,而农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每年最多变动一次。此举将彻底改变以前的政府定价的上网电价机制,未来假如电企主要成本——煤炭价格波动,上网电价方面可以把上涨成本向下游传导,对于大部分电力上市公司来说,可以稳定利润预期。当然,意见规定,为避免电价过度上涨,对发电企业报价规定最高限价。 而且,将放开新核准机组上网电价,此举将有利于新机组上网电价的提高和后市电力上市公司的盈利提高。此外,政府将加紧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电网公司的输配电价,将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各选择一个省网开展试点,具体确定分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以便彻底“管”住电网的中间环节收费。 2007年和2008年,市场煤价格暴涨,也倒逼重点合同煤价格水涨船高,导致大量发电企业严重亏损。于是,2008年,国家在7月1日和8月20日两次对电价进行调整,其中上网电价平均每度提高了4.14分,输配电价平均每度提高了0.36分,销售电价平均每度提高了2.61分。 这两次调价将发电企业从巨额亏损中拉回来,但是,这一举措被业界认为是“治标不治本”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市场煤、计划电”体制问题并没有解决,发电企业的燃料成本上升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传导,根治煤电问题迫切需要在体制机制进行突破。 现行电价机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于:厂网分开后并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上网电价仍由政府定价,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输配电价缺乏有效核定,电网公司成本缺乏有效约束;销售电价交叉补贴严重,电网企业作为垄断买家的市场格局尚未打破,用户缺乏用电选择权。 两部委中一位人士表示,当前电力供需矛盾明显缓解,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电力价格改革,使得电力产品价格能够反映成本情况和需求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