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对多”:“微基”成危机?
    2009-09-04    胡芳    来源:国际金融报

    几个亿规模的理财产品,即使业绩能够翻番,又能够提取到多少收入呢?更何况能够获取这种高收益的年份是有限的。此外,按照现在的报批方式,大家的发行速度应该是可以“被控制”的。那么,基金公司收入的增量就将是有限的
  基金“一对多”开闸后,发行堪称神速,在拿到批文的第二天就有“一对多”产品募集完毕。不过,在基金“一对多”产品募集背后,专家表示,基金公司的“一对多”可能是赔本赚吆喝,投资者也需要调整心态,不能对该产品抱有过高期望。

  募集神速

  在“一对多”的募集上,银行系基金公司仍然具有其他基金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
  中银基金5只专户理财产品在获得证监会登记备案的当日,其公司第一只专户理财““一对多””产品——中银专户主题1号,就进入了募集程序,并在当日成功募集,成为国内首只成功募集的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一对多””产品。据悉,该只产品募集规模大约为4亿元。
  据悉,于昨日展开募集的“一对多”产品有交银施罗德、国泰、易方达等基金公司的产品,尽管没有透露最新数据,不过募集过程也较顺利。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这是因为基金公司为第一单都铆足了力气,所以产品其实早在募集之前已经“板上钉钉”。
  据了解,下周也将有公司陆续开展“一对多”产品的募集,随后各家获得资格的公司都将先后展开募集。

  赔本赚吆喝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全部36只产品全部募集完毕,募集额度也在100多亿元左右,规模相当于一只普通的公募基金。
  此前,作为公募中的“准私募”,大家分外关注“一对多”中的业绩提成,认为该项产品将给基金公司带来更多收益。但有专家指出,““一对多””目前可能是“赔本赚吆喝”。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群航就明确表示,““一对多””给基金公司带来的利益有限。
  “投资者的利益在于基金资产的增值,基金公司的利益在于管理费收入。‘一对多’能够给基金公司带来多大的收益,首先取决于‘一对多’的产品规模。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规模都不大,基本上在数亿元左右。这样的规模,如果是公募基金产品,任何一家基金公司都会着急。”王群航如此说。
  此外,王群航对“一对多”有业绩报酬可以提取表示质疑。他认为,几个亿规模的理财产品,即使业绩能够翻番,又能够提取到多少收入呢?更何况能够获取这种高收益的年份是有限的。此外,按照现在的报批方式,大家的发行速度应该是可以“被控制”的。那么,基金公司收入的增量就将是有限的。
  “可以说,‘微基’(指微小的基金)可能就意味着危机。”王群航表示。

  投资心态需矫正

  和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相比,“一对多”和私募一样,追求的是绝对收益,这给投资者普遍带来过高的收益期望。
  易方达副总裁刘晓艳博士提醒说,目前市场上对专户“一对多”业务关注密切,产品容量与客户数量形成“供不应求”局面,客户对产品预期也普遍较高。但是,投资者需对专户产品的特性有正确理解,对风险有充分认识。
  “‘一对多’产品不一定只赚不赔,其业绩也不一定必然超过公募基金,不一定超过指数。”刘晓艳说。
  此前据统计,坊间普遍强调专户投资的股票仓位限制是0-100%,很多投资者基于此判断专户做股票可以稳赚不赔,因为下跌时可以将股票仓位降到零。专家表示,这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在合规性上没有仓位限制,但0-100%只是技术指标,理论上可行,真正在投资中还取决于对市场能否作出准确判断,实际操作仍有困难;其次,专户产品在设计上有一定优势,但每个投资经理不一定能充分把握产品优势和每一波市场机会,因此存在一定风险。
  鹏华基金机构理财部副总监苏波表示,理财计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真正为客户服务的一个系统,在基金公司充分准备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注意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相关稿件
· 沪深基指周跌幅均逾4%各类基金呈普跌行情 2009-09-04
· 基金评级三年起步 2009-09-04
· 银华沪深300指数基金开始全面发行 2009-09-04
· 中小盘指数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 2009-09-04
· 华夏基金上半年收益占境内基金总和9.6% 200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