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坑了全世界
    2008-10-29    作者:卫鹏    来源:市场报

    吃过美联储“亏”的欧美民众觉得已经“受够了”,对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都有些不屑。俄罗斯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提高了警惕,不愿轻易再上美联储的当了。

  全世界都在疲于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也在探讨危机发生的根源。美联储,这个美国的“中央银行”,曾经被奉为自由经济楷模的组织正被推到风口浪尖,各国媒体对美联储异口同声的批评已经形成了规模。就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这样的“大腕”也开始被大家“秋后算账”了。

格林斯潘从“高手”到“巫师”

  追究这次金融风暴的原因,有人说是华尔街的贪婪成性,还有人说是美联储的一系列举措助长了这种贪婪。
  同华尔街一样,美联储聚集了美国最顶尖的金融人才。仅以纽约联储的研究部为例,那里就集聚着三四十名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
  成立于1913年的美联储在货币金融政策上有独立的决定权,直接向美国国会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委员会主席的作用几乎超越美国总统。格林斯潘当主席时,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引起全球股市的动荡,有人说:“美国经济打喷嚏,世界经济就要感冒”。美联储的性质和来历在美国学术界和媒体报道中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禁区”。还有人说,美联储是美国私有的“中央银行”,华尔街的各大巨头是美联储的幕后推动者,自从美联储成立以来,银行家们就操纵着美国的金融命脉、工商业命脉和政治命脉。
  在历任美联储主席中,2006年1月31日卸任的格林斯潘名气是最大的。他导引下的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然而,这场金融风暴却让格林斯潘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因为他推动了次贷,助长了次贷危机的蔓延,这位“金融高手”被人说成了“金融巫师”。

对美联储的“炮轰”越来越多

  英国“开放欧洲”的经济师雨果·罗宾逊说,英国和美国在金融制度的建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强调央行的独立性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但因美联储的存在和其推出的有关政策,英国在金融领域吃过不少亏。罗宾逊介绍说,英国长期以来倾向于美联储的做法,跟随美国“不计后果地刺激消费”政策,结果导致英国多家银行因为次级按揭市场的塌落而不得不宣布破产或是被国有化,“这可能是自二战结束以来,英国人在经济问题上吃亏最大的一次”。
  很多国家在担心金融危机扩散之余,也把矛头指向美联储。俄罗斯《晨报》10月21日发表了题为“俄罗斯在为美国的错误付账”的文章。文章援引俄罗斯经济学家库科耶夫的话说,正是美联储实施错误的金融政策才导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印度《政治家报》10月17日的文章指责说:“美联储近些年的所作所为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把钱随便借给‘傻子’,又从一个‘傻子’扩散到更多的‘傻子’。”斯里兰卡《星期日时报》在10月18日发表了专栏分析文章,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谁能想到发达的美国和具有强大实力的美联储没有很好规范金融体系?文章认为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事实却正是如此。津巴布韦《独立报》10月21日在一篇题为“自由市场是全球金融危机根源”的文章中说:“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美联储向美国和全世界鼓励自由信贷,信贷泛滥的时代让贷款分到了容易受骗的工人阶层头上,但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实际上生活在现实之外。”
  印尼金融专家奔尼说:“美联储本身是由美国几大私人集团控制,股东是私人,理事是政府,这种半公半私的央行特性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央行。外人根本看不到美联储内部的真面目,只能看到经过包装以后的‘美国央行’。美联储内部决策不为人知,由主要几个人控制的做法很不健康。”
  德意志银行曾经通过一个专家讨论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欧洲央行来自火星,美联储来自金星。”言外之意是两者的思路完全不同。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是《大萧条》一书的作者,该书成了为人称道的学术著作。在书中,伯南克对上世纪30年代初美联储由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导致危机加剧的教训深有体会。因此,在连续降息后,美联储不得不谨慎行事,或许真的要等上“几个季度”才能化解这场危机。

  相关稿件
· 伯南克发信号 美联储月底或继续降息[图] 2008-10-17
· 美联储等五央行将联手提供"无限量"流动性 2008-10-14
· 美联储宣布将购买企业商业票据 2008-10-09
· 拟购企业债 美联储筹划托市新政策 2008-10-08
· 美联储对银行业贷款或增至9000亿美元 200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