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感冒考验中国免疫力
    2008-07-01    作者:魏红欣 卫容之 李画 王小萱 黄晋    来源:国际金融报

  当地时间6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参加国际清算银行(BIS)年会的各国央行行长普遍认为,全球经济正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层危机,最大的几个经济体将出现经济紧缩。年会同时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称,许多地区低估了新一轮经济低迷的影响,国际金融机构将迎来最为阴沉的光景。
  根据报告,次贷危机不过是发达国家日益增长的债务负担中的冰山一角。而后者很快会导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报告将当前的经济危机与历史上有名的一些大危机相比较,认为长期高速的信贷增长和弥漫在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上的乐观情绪之中,就潜伏着新一轮漫长的经济危机和经济低迷。
  这并不是个好消息。随着世界经济感冒,我国似乎也不能幸免。大宗商品价格疯涨,出口大幅下降、热钱源源涌入,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没有任何缓和现象,宏观经济增长则逐渐趋缓。

中国经济放缓但不下滑

  尽管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还未出炉,但从一季度数据看,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令人担忧的是,除去通货膨胀的涨幅,今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和出口的实际增幅都同比有所放缓,消费比较平稳,总体上放缓了长达8年以来加速奔跑的脚步。
  从统计局编制的对经济未来走势进行预测的最新宏观经济先行指数来看,也已连续数月略降。
  对此不容乐观的数据,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研究员景学成认为,完全不需要持悲观态度。“我估计中国经济增速将有0.3至0.6个百分点的回落,但远不到下滑的危险。”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四川对地震损失预测已超过上万亿元,加上今年年初的冻雨雪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国经济将面临很大的投资推动。截至目前,财政部已陆续对灾后重建投入上千亿元资金,大部制调整初步到位,这些都是对固定投资利好的消息。
  而美国次贷危机、能源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都使世界经济在短期内陷入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抬头的困境,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持续恶化。今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22.9%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更是同比下降了8.6%。
  专家指出,人民币持续升值确实给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是调整出口国家和战略,向欧洲、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加大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困境。

加息预期激增

  6月份,为抑制物价上涨过快,全球已至少有16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提高了利率。
  欧洲央行表示,它有可能在下次议息会议上将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美联储也已经停止了降息步伐,并把其政策关注点转向通货膨胀问题。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将成为引导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核心因素之一,而随着石油价格破140,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一定程度放开成品油和电力价格管制后,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骤增。
  不过,在BIS会议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传达了一些有利的信息,“数据表明,通胀的情况在5月有所改善。今年中国粮食取得丰收,同时供应方面的政策正开始发挥作用。我们预计到夏季时,通货膨胀,尤其是食品类通胀将得到适当地缓解。”然而,他也同时表示,国际能源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上升加重了中国的通胀形势。
  周小川还指出,尽管投机资本的流入令人担忧,提高利率仍然不失为对抗通货膨胀的一种选择。市场认为,此番言论必然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加息的预期。而在之前的6月25日,周小川也抛出过“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加强劲的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的言论。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通胀率大约在7%到8%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区域,国家必须要采取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预期,应该立刻采取加息手段,坚决把经济速度降下来,把通货膨胀控制住,这是当务之急。但也有相关人士认为当前还不是加息的合适时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就认为,次贷危机尚未见底,美元走势尚未明朗,CPI情况也有待观察,因此不应急于加息。他认为是否加息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第二季度经济数据,二是美国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迟迟未做加息之举,在于目前加息弊大于利,会影响消费和资产部门等。

  相关稿件
· 各国央行行长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将出现迟滞 2008-07-01
·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全球"贸易促进指数"排名 2008-06-19
· 亚欧财长会议:密切关注世界经济走势[图] 2008-06-17
· 世界经济论坛:美经济减速不会拖垮拉美经济 2008-04-18
· IMF和世界银行:会诊世界经济 呼吁全球合作 200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