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管理层事先采取了多种措施,可创业板开市当天的行情,还是火爆到所有股票都因为涨幅过大而遭遇盘中临时停牌,更有甚者被三度临时停牌。而当天平均超过80%的换手率以及以收盘价计算超过100倍的市盈率,也很真实地提示了这些股票无疑存在炒作过度以及蕴含较大风险的事实。因此,在随后的交易日中,创业板股票出现较大价格波动,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管理层为抑制创业板过度炒作而采取的那些措施,包括很严格的盘中临时停牌措施,对机构投资者的“窗口指导”等等,还是缺乏足够的震慑力。应该承认,部分资金力量炒作创业板股票,本身是具有很强市场化色彩的行为,也因为如此,它可以合理地冲撞那些临时停牌规则,并且在不违反交易制度的情况下高举高打拉高股价。对此,以行政规则来约束,的确难以收到理想效果。如果这种一上市就被爆炒的现象较长时期存在,那么不但会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最终也会对创业板的发展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 那么,出路何在? 在笔者看来,抑制过度炒作的最好办法,不是制定更为复杂、细致的监管措施。出路应该是金融创新,用市场化手段来应对。譬如,能不能率先在创业板中推出做空机制呢?前几年,有关部门就在研究融资融券,由于市场条件的限制,始终没能正式推出。现在创业板规模还很小,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其价格波动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相对也比较小,因此,完全可以考虑在创业板上首先试行融资融券。在一些股票的价格严重偏离正常水平的时候,有了融资融券这样的制度,就可以引入理性的投资者,通过融券做空,抑制股价的过度上涨。 另外,也可以考虑开发备兑权证,以及创业板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改变因为创业板股票流通盘偏小,容易被控盘炒作的局面。前几年,针对权证市场的过度投机现象,有关部门曾试过创设权证,虽然由于在一些具体规则的设计上不尽合理而饱受争议,但应该说,这个思路还是有道理的,并且对抑制当时权证的爆炒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使得很多普通投资者避免了严重的损失。现在,确实也该认真总结一下权证创设中的经验教训,为抑制创业板的过度炒作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 从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演变历史来看,股票被过度炒作是一种普遍现象,试图以行政手段来予以彻底解决是不现实的,只能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化解。金融创新,本质就是通过制定新的规则、开发新的产品,用市场自身的力量来抑制盲目炒作。应该看到,现在沪深股市中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已经比较高了,理性的投资群体也在成长起来。只是限于目前的交易制度与规则,在手中缺乏足够数量的相关股票的情况下,无法在股票被爆炒的时候发挥作用,客观上也错过了一个很好的获利机会。显然,在有了相应的金融创新手段以后,这些理性投资者的能量将会得到充分的释放,他们会因此主动成为抑制过度炒作、实现股价合理回归中的积极因素。 毋庸讳言,金融创新,知易行难,有很多具体问题要解决。而且,防范了原有的风险,也可能带出新的风险。所以,在具体落实中一定要慎重。但是,在慎重的同时,积极地推进金融创新,应该是更为重要的。中国股市历来缺乏金融创新,现在有了一个全新的创业板,金融创新的诸多尝试就不妨从创业板开始。(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