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中国银行业对工矿企业的放款逐年增加,其重点为棉纺织业与面粉业。其中又以棉纺织业与银行业关系尤深。银行将其工矿业放款中的很大一部分投放到纱厂,显然与棉纺织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高、资金周转速度快以及偿债能力强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说,棉纺织业能够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新式产业的支柱行业,与本国银行业的大力扶助是分不开的。
  到20世纪30年代时,各大银行都拥有一批固定的纱厂放款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例如,中国银行的纱厂放款户常年保持在40家左右,1933年底的放款余额为2390万元,约占工矿企业放款的56%。[详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新式银行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在全国的金融中心城市上海,有许多银行相继创立,给金融界带来一片盎然生机。其中多数银行的营业状况蒸蒸日上,发展颇为顺利;但也有不少银行因种种原因导致经营失败而倒闭。在这些倒闭的银行中,有一家名为正义商业储蓄银行的小银行因存款清偿问题曾经引起过一场风波,最后酿成官司,通过法院裁决才得以解决。风波虽然停息,但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企业组织及法律制度问题却是令人深思的。
  事情还需从头说起,1927年旧历正月间,地处上海市华界的南市繁华地带,有一家新银行挂牌开业,名称叫做正义商业储蓄银行。[详情]

  19世纪下半叶洋务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之后,随着各项洋务事业的陆续创办,中国人自办银行的计划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1896年9月26日,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并掌管多家洋务企业的盛宣怀,直接向光绪皇帝呈上《条陈自强大计疏》及请设银行片,提出创办银行的主张。接着他又向总理衙门呈递有关开办银行的节略和说帖,系统地阐述了设立银行的宗旨及其必要性。与此同时,长期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出于控制我国金融权柄的目的,也提出了开办银行的计划。据盛宣怀从京城官员处探悉得知:“赫德银行章程已呈署,大约以各海关为根本,此间西人多有知者”。如果海关与银行合为一体,必将大大扩充赫德的权势。[详情]

  高楼大厦林立的上海外滩,是鸦片战争以来外资进入的一个缩影,在这块弹丸之地上几乎集中了上海所有的外资银行,故而当时将外资银行称作“外滩银行”。
  外资银行很早就进入了上海,与此相比,华资银行的产生则整整晚了半个世纪。鸦片战争后,依据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等五个东南沿海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上海开埠后的第四年即1847年,英商丽如银行率先抢滩上海。在随后的70多年中,以英国资本为主导,包括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美国等国资本在内的30余家银行陆续在上海登陆(详见外商银行进入上海外滩时间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