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日前发布对中石油年报的解读,高度看空后者,给出“强力卖出”的评价。
瑞信对此的读后感说中石油“跑输大市”;一致看空中石油的主基调,理由也明确,都集中在中石油的炼油亏损上了。即使维持“持有评级”的花旗,也对中石油的成本增加表示忧虑。同理国内的机构对这明摆着的炼油亏损,也不十分乐观。 对中石油历来不缺乏评论,各种角度都有,但主要集中在对价格管制的颟顸和行业垄断的不满上。虽然都有些道义上的慷慨激昂,但除了描述不合理的现实,几乎没什么分析。一般从体制上发发牢骚,无法分析中石油的价值跑哪里去了,除了为这家至今还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从来没有让普通投资人高兴难过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就算大家一致看淡中石油,但这个结论也无厘头得很。因为国内报告都是针对A股的评级,国外大都针对H股,而中石油这两地市场的股价实在难以比较。本周一中石油H股收盘只有6.24元港币,同日A股收盘价为11.49元人民币。股价相差近一倍,A股可谓高高在上,H股都被看空了,那么A股如何维持?大家一致看空,是否A股还要继续大跌?但就连高度看空中石油的高盛,对A股市场也并不特别悲观。看空占A股20%权重的中石油却不看空A股本身,这逻辑很让人摸不着头脑。 中石油的价值到底应该怎么判断?单纯从年报的财务数据看找不到合理计算的逻辑。因为中石油的主要利润或者亏损源头之一成品油销售,不是自己根据市场调整的销售价,依此看空或者看多的理由是无法作为投资预测根据的。 即使现在发改委所执行的成品油价格新机制,也不能保证成品油销售价格管理的普适性。因为假如有朝一日国际原油的价格重新回到150美元一桶,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也浮动到这个位置,其连锁的物价反应会怎么影响中国经济呢?到时候中石油就算亏损也要保障供应。 从这种两难的处境其实我们更不难理解为什么中石油有价值无形象。因为它的价值在于它高度地垄断了石油这种战略资源;而它没有形象,是因为它享受到这个垄断的权利,却无法把相应的利润和权益,完全按照市场交易的方式反馈到国民经济中。 简单说这都是垄断惹的祸,还不够彻底,而是对石油这种战略物质我们缺乏足够的市场交易意识,没有足够的市场渠道保障交易合理的供应。从一开始中石油主要的业务体系,就不是面对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建立起来的市场交易行为体系。而是从国家的角度建立起来的资源战略体系。因为勘探石油作为中石油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把工业强国的石油梦想作为政治任务赋予了中石油。 现在把这个政治任务形成的体系转成市场化的服务体系,要打破的不只是行业垄断。而是针对石油的市场化交易,要有全新的思路。这个思路,不是简单地在市场上设立三四个都做这个行业的公司,而是要把这个行业看成是市场的消费和市场的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