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价市场化改革的四个前提
    2008-12-02        来源:新华网

  铁道部27日透露,中国未来会考虑火车客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未来票价改革的希望是“保本微利”。(11月28日《新京报》)

  火车票价市场化,应当是改革的方向。但是,真要往市场化方向改,恐怕不可缺少这样几个前提。
  一、实现铁路投资市场化。长期以来,铁路投资都是国家投资,即纳税人投资。纳税人投资的项目,就是公共设施,应当按照公共设施的要求,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如果投资仍然实行计划化,而经营实行市场化,投资由国家承担,收益由企业享受,显然有失公平。所以,要想实现铁路客运价格市场化,就必须实行投资市场化,通过吸收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等来对铁路进行建设,实现投资多元化。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西、山东等地方政府决定联合修建铁路都受到铁路部门的限制,要想铁路部门放弃国有控股,甚至完全走民营化、股份制的道路,阻力重重,短期内实现的难度太大。
  二、实现铁路经营市场化。铁路是标准的独家垄断行业,在垄断没有被打破的情况下,实现客运价格市场化,不太合适,不太可行。正如有的网友所说,在垄断不破的情况下实行客运价格市场化,很有可能使铁路部门成为第二个中石油、中石化,使消费者支付更多的交通成本。市场化,就应该打破垄断,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竞争。目前的铁路部门不仅是一个行业管理部门,而是集行政管理、执法管理、投资、经营于一体的复合体。只有铁路部门放弃这样的“特殊地位”,从垄断“神坛”上走下来,才能为铁路经营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
  三、实现铁路管理市场化。由于是垄断行业,绝对掌控,铁路部门也被人们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之一,内部管理一直算不上先进,效率不高,效益欠佳。虽然近些年铁路部门内部也推行诸如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分配激励等措施,但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许多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要想实现客运价格市场化,实现管理市场化不可缺少。除了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外,其余应该全部推向市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机构的设置和管理。而目前铁路部门政企不分、管理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是突出,改革的难度不可低估。
  四、实现运输服务市场化。铁路行业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一直为社会所诟病,“铁老大”的称呼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社会公众对铁路部门服务不满意的一种表现。客观地说,铁路部门也很重视服务工作,主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但距离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距离。毕竟在高度垄断的情况下,缺少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服务水平高低、质量好坏,都不会影响铁路部门的客源,更何况中国人口众多、收入不高的现实导致铁路客运总体上供不应求,使得铁路部门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动力不足。所以,如果仅仅实现客运价格的市场化,而不实现服务市场化,显然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让消费者满意。
  市场化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会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冲击旧有的思维理念。铁路部门的改革,因涉及多年形成的旧体制、旧机制、旧观念,改起来难度肯定小不了。既然市场化改革方向是既定的不可动摇的目标,我们就应该坚定信心,把制约改革的阻力、问题、障碍找出来,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广泛征求意见,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创造实现总目标的一个个必要条件,把铁路的市场化改革成功推进,让人民群众满意。

  相关稿件
· 王勇平:“D”字头火车票价有望下调 2007-04-17
· 由今年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想到的 2007-01-11
· [新闻分析]火车票价为何不上浮 2007-01-11
· 王勇平:今年起春运火车票价一律不再上浮 200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