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北京的气温持续下降。然而,京郊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的智能温室里,却是满目翠绿,瓜果飘香。2万平方米的温室种植着人心果、洋蒲桃等许多奇形怪状的水果,令人目不暇接。 谈起农村经济改革30年的变化,村民张云红掰着手指头说:一是从上工改叫上班了,二是从挣工分改为挣工资了,三是从拿锄头种地改为用科技种地了,四是从住平房改为住楼房了。 南宫是丰台区王佐镇的一个普通村庄,30年前,集体固定资产只有12万元,值钱的家当就是一个砖厂和两部卡车。如今,南宫村年人均收入已经从30年前的400元上升到2万元,全村固定资产达到10亿元。 改变南宫经济结构的是农业科学技术。村党委宣传部长易献群说,1983年以前,南宫村以种粮为主,农业经济结构单一。1986年,吴恒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先后办起了一批种植业、养殖业和十几个工业项目。到1991年,传统农业提升为向城市提供副食品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农业经营拥有了规模化发展的条件。于是,南宫村依据村民的意愿,陆续将承包到户的土地实施规模化统一经营,依托首都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办起了环保型高效农业园。 2000年,南宫村又迎来一次发展机遇,村里发现了地热资源。村委会请来了我国著名的设施农业专家杨其长博士,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将农业与地热资源开发、旅游观光休闲等结合起来,建成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和温室公园,拓展了农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 在温泉养殖园,产自美洲的血鹦鹉和火鹤、马来西亚的淡水白鲨、泰国的蓝鲨在水中游弋嬉戏,令游人驻足。在温室公园,先进的栽培技术使植物的生长潜能得到超常规的发挥,单株结万果的西红柿、能挂3000—5000根瓜的黄瓜树,令游客惊叹。 记者看到地热温泉被广泛用于南宫地区采暖、医疗保健、游泳、温室种植、养殖等领域,从而实现了一次开发、梯次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产业比例的优化,最终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型,被专家称为农业现代化的“南宫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