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涛简介
男,1972年生,身高1.88米,曹县人,1989年入伍。21岁时首次担任执行队长迎接外国元首,目前已经执行司礼任务600余次,包括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克林顿访华等,为自己赢得了“军中第一刀”、“军旅第一嗓”的美誉,也为三军仪仗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李本涛中校目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队长。
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一个高大威武的军人形象必将永远定格在中国奥林匹克的史册之上。在万众瞩目之下,他先后亲手将代表奥运会主办国的五星红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的五环旗,冉冉升起在开幕式现场的上空。
作为本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主升旗手,他究竟是如何出色地完成任务的?现场感受如何?平时是怎么训练的?……
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李本涛这位山东汉子在第一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升旗团队一共29人,升旗手1人。
话题一:现场感受
能当选升旗手无比幸运为当晚个人表现打90分
记者:李队长,首先代表山东的父老乡亲,对您今晚的出色表现,致以崇高的敬意。
李本涛:谢谢家乡人民的厚爱,谢谢!
记者:现在内心什么感受?
李本涛:嗯……,首先是感到少许的轻松,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强调这次升旗的意义都不为过,因为我肩负着所有人的期待。
其次,能够通过将五星红旗和奥林匹克五环旗亲手升起在祖国的上空,见证奥林匹克的伟大历史时刻,我也感到很幸运。
记者:为什么您说自己很幸运?
李本涛:说实话,今年我已经36岁了,参加升旗仪式,在年龄上我没有任何优势。但是,在今年年初选拔升旗手的过程之中,经验和素质成为了主要参考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幸运的。再说得远一些,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祖国的强盛,我也不会站在这个舞台上。所以,我还是幸运的。
记者:能否为今晚自己的表现打个分?
李本涛:如果一定要打的话,我只能打90分。
记者:那10分扣在哪儿了?
李本涛:
因为过程还没有结束,这一点我很清醒。下面还有奥运会闭幕式的升国旗、降会旗仪式,我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本届奥运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希望大家支持我。
话题二:回忆升旗
十九把升起五星红旗二十一把升起五环旗
记者:今晚在开幕式现场负责升旗的团队成员是如何构成的?
李本涛:一共有29人,其中升旗手1人、护旗手2人、接旗手8人、标兵18人。我们全部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身高全都在1.88米以上。
记者:升国旗和升奥林匹克会旗的区别在哪里?
李本涛:首先从程序安排上,在开幕式上先升五星红旗,最后再升奥林匹克会旗。我们这次升国旗的时候,是采取杆升的方式,先用副杆把国旗挂起来,再升到主杆上。而升会旗的时候,经过我们和张艺谋总导演的揣摩、商量,最后采用挂升的方式,旗绳上设计有圆环,在旗帜上穿杆的地方设置上小钩,升旗的时候,护旗手一边挂旗,升旗手一边升旗。
记者:国歌的时间是46秒,而奥林匹克会歌的时间是2分23秒,曲长不一样,如何控制升旗的速度?
李本涛:这个问题也很关键。以升国旗为例,现场旗杆的高度是18米,如果要跟着音乐的节拍,匀速将国旗升到旗杆顶部,一般人简单地计算就是18除以46,从而得出答案。
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现场旗杆底部还有台阶,人又是站着升旗的。所以,这些高度最后得刨除,最后我们得出,平均每2秒拉一把,一共手拉19把,每把长83厘米,最终可以把国旗匀速升上去。同样的道理,升会旗的时候,平均每7秒拉一把,一共手拉21把,每把长75厘米。
记者:除了这些技术上的区别,升国旗和升会旗在内容上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李本涛:我的感觉是,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而会旗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
记者:如何诠释这些内在的不同?
李本涛:升国旗的时候,我力求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嘴巴,表现出庄严的表情。升会旗的时候,要跟奥运会挂钩,所以动作一定要有力,拇指使劲,但是脸部一定要展示出喜悦、健康、兴奋、自豪的表情。
话题三:平时训练
每天练9个小时不少动作是首创
记者:平时您一般是如何训练的?
李本涛:我们是今年2月份接到任务的,3月份开始正式练习,一直持续到现在。一般每周练6天,每天最少练9个小时。
记者:训练过程之中,最难的部分在哪里?
李本涛:学升会旗。奥运会第一次在我们国家举办,5月份的时候,国家才确定最终版本的会歌,形式是清唱的,没有前奏。拿到会歌之后上面全是希腊文,看不懂。
记者:都采取了哪些好办法克服困难的?
李本涛:其实所谓的好办法都是土办法。我先是把这些希腊文全部用汉语的谐音给翻译出来,然后就是没白没黑地把这首歌给背下来。下一步就是怎么找到节拍点,从而和把数对起来。我在电脑上又找来截取声音的软件,把这首歌截成
21个片段,确定每个片段的最后一个字是什么,把它记下来,然后再在升旗的时候进行对照实践。经过这种反复的折腾,最终才真正找到了感觉。
记者:除此之外,为了开幕式升旗仪式你们还动了哪些脑筋?
李本涛:开幕式的时候不知你注意了吗?我们进场前进摆臂的时候要打直臂,幅度与肩同高,与肩成90度角。为什么这样设计动作呢?因为“鸟巢”有二层和三层,观众都往下俯看,如果打弯臂,那样会影响效果。
再比如说,举旗正步走的时候,每步的步高为35厘米,比正常要高10厘米,这样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让高层的观众感到动作的大气、铿锵有力。另外,我们还设计了接旗的动作,这在以前的升旗仪式上也是没有的。
话题四:成长经历
曾是“军中第一刀”正在攻读双硕士
记者:在部队里,您一直都负责升旗吗?
李本涛: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队长。主要担负我们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迎送外国总统、国家元首、军队高级将领的司礼任务。
记者:作为队长,您一共参加了多少次这样的任务?
李本涛:从1994年10月份算起,一共620多次吧,具体数字我也记不清了。
记者: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经历?
李本涛:那是1997年香港回归的前夕,当时我很荣幸地去参加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当时接到这个任务以后彻夜难眠。因为这是两个国家的仪仗队的一种较量,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仪仗队更有风采,更能展现出国威、军威。我们很想赢。所以我们就在私下里练,时间安排在夜间11时到凌晨2时,为了不影响他人,我们就把头蒙起来练习口令。
记者:所以您又被称为“军中第一刀”?
李本涛:不敢当。那是大家对我的褒奖。
记者:现在平时还很忙吗?
李本涛:是的,除了司礼任务之外,我还攻读了两个硕士学位,一个是中央党校的经济学硕士,一个是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军事学硕士。为了学习,我已经5年没休过假。不过,还好现在其中一个已经拿到证了。
记者:祝您成功!
李本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