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奔跑”这项在空中需要用威亚(吊钢丝)帮助进行表演的项目,由英国著名舞美设计师马克·菲舍设计,这也是至今为止全球最大体积的立体圆形舞台。马克·菲舍创意之初认为无法实现上面的表演,但参加表演的58位20岁上下的小伙子,通过不到一年的艰苦训练,就创造了奇迹。
昨晚的开幕式表演上,刘欢和莎拉·布莱曼的歌声响起之前,表演舞台,也就是足球场正中央开了一个大洞,一个有六层楼高、直径18米的“地球”缓缓从中升起。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地球不但有七大洲、四大洋,颜色与地球仪类似,甚至上面还站着58个人。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人居然在不停奔跑,还做着前空翻、后空翻这样的高难度动作。而且,他们当中一些人是斜着站在“地球”上,有些人是与地面平行,还有些人头冲着地。
“地球”怎样藏地下?
六层楼高的大球,是怎么塞在足球场下的?这需要足球场下面挖多么深的一个洞啊?不少观众可能有这样的疑问。“其实,这个‘地球’能够收缩,它的原理有点像液压千斤顶,演出的时候慢慢支撑开,伸展成为一个圆球,藏在洞里的时候就收缩起来,所以不用挖几十米深。”来自河南塔沟武术学校的演员李鹏辉说。
会收缩的“地球”是否牢固?毕竟还有58名演员要在上面跑跑跳跳,最上面的演员离地有几十米高呢。“安全没有问题,这个球是钢结构的,中间的支撑也很结实”,杨义飞、刘云松等几名演员说,“从6月底到演出前,我们已经在鸟巢排练过几十次了。”
人都跑哪儿去了?
刘欢和莎拉·布莱曼的歌唱完后,“地球”上的58名演员突然不见了,张艺谋难道会大变活人?演员们都跑到哪儿去了?
要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先知道这个“地球”的结构。应该说,这个“地球”设计得惟妙惟肖,七大洲、四大洋样样俱全,就像是一个大型地球仪。不过,这个“地球”其实是只有钢结构支撑的空心球,钢架之间是空的。钢架之间,连接着一条条有弹性的橡胶绳,这等于给“地球”上蒙了一层布。这样,就可以用LED技术给“地球”上打出海洋、陆地的颜色和形状。
为什么不直接用幕布连接,而要用橡胶绳呢?这就是“大变活人”的秘密——— 扯开橡胶绳,演员们就都钻到“球肚子”里了。
演员来自武术学校
“地球”上的58名演员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武术学校,他们为这个节目已经训练了一年的时间,是开幕式所有节目中训练时间最长的一个。“演员优中选优”,河南塔沟武校的总教练刘海科说,“我们从3000名学员中,选拔了这个节目需要的演员”。
毫无疑问,这个节目的演员要身轻如燕,毕竟这是在一个升起来的球上表演,属于高空作业。另外,演员还要有很好的软功和力量,“因为他们要在上面斜着身子,或者侧立、倒立着做很多动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行”,“地球奔跑”的教练程浩说。
表演克服地球引力
虽然只有开幕式上7分钟的表演,但参加“地球奔跑”表演的演员,每天都要付出十个来小时的努力进行训练。用演员们自己的说法是“特累”。
累在哪儿?“主要是球上的训练太难受”,演员王海宁说。“我们有的人要正斜着身子跳(身体与真实的地面成45°),有的要与真正的地面平行着翻跟斗,有的要倒斜着身子空翻,还有的人头下脚上踩在‘地球’上奔跑。要知道,我们不是在宇宙飞船的失重状态下,在这个模拟的‘地球’上,我们的表演要克服地球的引力作用。”
“赤道”演员难度大
这58名演员,他们是怎么站在“地球”上的?而且还能轻松地做各种动作?难道这个“地球”真有引力不成?
其实,他们的脚底没有吸铁石,他们也不会“壁虎功”,而是被一根安全带挂在“地球”的钢架上。这似乎有点不太好理解。连在钢架上,应该固定在原地了,为什么还能奔跑自如呢?
看过演员们的训练,就能明白其中的原理。在“南极洲”,也就是最下面、头冲下的演员,他们身上拴了两根保险带,从腰际左右斜上轨道,并利用脚蹬“地球”的力量,做出各种动作。同理,位于“赤道”的演员,也是用一根保险带拴在腰上,保险带的另一端带着滑轮,卡在钢架的轨道上,身体、“地球”和保险带成为一个三角形。不同的是,“赤道”演员的难度更大,他们与真正的地面平行着进行奔跑、跳跃,克服地球引力和腰上所承受的力量,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刘欢直伸大拇指
按照这个节目的专业说法,这个“地球”从上到下划分了“十环”,就像地球仪的纬度线一样。
从2007年8月份开始,“地球奔跑”的演员就开始了训练。位于“北极洲”的一环演员刘杰说,他们一开始也有点害怕,“毕竟是站在六七层楼的地方表演,而且还不是个平面。”但此后,每天至少四个小时的“上球”训练,让他们不再恐惧。“开幕式前,我们在鸟巢排练,刘欢唱完歌后,还一个劲儿冲我们伸大拇指呢。”演员谭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