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服务指南
奥运要闻
奥运“开战”在即东道主成为众人的“假想敌”
[我在现场]不同的外国面孔相同的奥运心情
盘点奥运赞助商:谁吃到了这块超大“蛋糕”
[8月9日奥运猜想]奥运“第一金”花落谁家
[8月8日奥运猜想]北京奥运会主火炬如何点燃
青岛: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奥运视听“盛宴”
《中华奥运梦》书画大赛在吴东魁艺术馆举行
奥运经济
奥组委及北京市官员解读“节俭办奥运”
奥运市场调查:奥运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生活?
奥运赞助商纷纷抢占北京户外广告有利地形
携程与PayPal战略合作瞄准奥运入境游市场
新日电动车奥运专用车交车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网通宽带奥运体验馆亮相奥林匹克公园
GE创想中心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正式开幕
 
奥组委及北京市官员解读“节俭办奥运”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赵仁伟 孟娜

发布日期: 2008-08-08

花了多少钱?都花哪儿了?

  在7年的奥运筹办过程中,北京到底花了多少钱?这些钱都花到哪儿去了?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少好处?有没有兑现“节俭办奥运”的承诺?对于外界的诸多疑问,北京奥组委及北京市有关官员进行了解答。

场馆投入不超130亿元 城建投入2800亿元

  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刘志介绍,从目前看,奥运场馆投资预计在130亿元人民币之内,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一半,另一半资金来自社会的融资,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捐赠。这些投资包括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场馆11个、临时性场馆8个,改造独立训练馆45个,这些场馆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新建或改扩建的。
  “这里不包括相关的配套设施,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媒体村等6处相关配套设施,因为这些设施都由企业自筹资金,赛后利用也由企业自行决定。比如奥运村,本身就是一个住宅项目。”刘志说。
  关于奥运会运行资金投入情况,据介绍,北京奥运会申办时的预算为16.25亿美元,主要是参照往届奥运会的预算估测的。在整个奥运筹办期间,北京奥组委先后做出了3个版本的预算,目前执行的第三个版本的预算为20多亿美元,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批准。北京奥组委财务部副部长沈毓云说:“虽然经过了调整和增加,但目前的预算还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自2001年以来,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约2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交通累计投资1782亿元,能源基础设施累计投资685亿元,水资源建设累计投资161亿元,城市环境建设累计投资172亿元。刘志说:“其中一些项目,比如地铁5号线、机场客运专线、官厅风电场工程、酒仙桥、吴家村等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都是北京‘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项目,原定在2010年完成,现在是提前完成了。”

节俭不等于投入少 关键看产出效益

  刘志说,奥运场馆从规划选址到施工建设都力求节俭,按照安全、质量、功能、工期、成本五统一的要求,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在场馆规划中,能利用现有场馆改造、扩建的,就不再新建;能搞临时场馆的就不再搞新建场馆。同时,把6个场馆放在了大学园区,既改善了大学体育设施,又解决了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也减少了建设资金。
  “在场馆建设过程中也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比如,五棵松篮球馆的设计方案由原来规划的11.7万平方米调整到目前的6.3万平方米,取消了该馆综合体上部的文体设施,这既满足了场馆功能性要求,又节约了投资,”他说。
  北京7年投入2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算不算节俭?对于这样的疑问,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海平回应说:“衡量这2800亿元人民币花的是多还是少了,我觉得不能只从数字上来看。节俭不节俭,不能看支出的绝对额,而是要看支出产生了多少效益。”
  那么,这2800亿元都做了什么事情呢?王海平介绍,首先是建设了首都机场的东扩工程,建设了T3航站楼,提高了北京和世界各国进行交流、合作、来往的能力;改善了铁路枢纽状况和铁路新线路的建设,包括北京南站改造工程、京津城际铁路工程等,增强了北京与其他区域进行经济、非经济的联络能力;这几年高速公路网的总里程新增578公里,耗费的投资是549亿人民币,现在,北京已经完成实现了区区通高速的目标,对于实现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在区域间的流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进行了146公里的轨道交通建设,完成了13号线、八通线、5号线、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和机场高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加强了水资源环境的建设,完成了六环路以内的河道治理290公里,完成了11座中水厂的建设,完成了9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现在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92%;完成了垃圾的填埋厂、焚烧厂的建设,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郊区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8.6%;此外,还加大了电力等能源建设力度。

百姓共享奥运福利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市各项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申奥的成功进一步加快了北京城市化、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正在变成现实,”刘志说。
  北京市官员表示,奥运筹办的过程也是北京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200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989元和9559元;2002年至2007年,北京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和9.1%,全市增加就业263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通过加快危旧房改造、城市建设拆迁和商品房开发、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超过了20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从危旧房、筒子楼里面搬进了新楼房,农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40平方米。北京城的绿色也增多了,居民出行500米,就能够见到公园绿地。
  由于路网的快速发展,北京市民的交通出行条件大为改善,北京地铁已由42公里已经发展到200多公里。市民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达城市的任何角落和京郊的任何乡镇,而且票价低廉,既惠及北京市民,也惠及了外来人员。
  奥运的举办也加速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目前,全市建成各处体育设施12106处,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配建率均达到100%,北京市体育人口已达到52.4%,全市各单位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超过1万项,参加人数超过300万人次。

新华社 经济参考报
首页
国内
国际
深度
财金
产经
商情
人物
现场
互动
视角
文摘频道
观点频道
Copyright (C) 2000-200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ICP0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