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焦卫平
摄 | 10天后,雅典奥运会冠军杜丽将领衔北京奥运首金之战。杜丽在家门口的“第一枪”能否续写雅典首金传奇,为中国奥运军团迎来“开门红”,国人倍加期待。 与雅典轻松应战相比,如今杜丽手中那杆荣誉满载的枪着实沉重。分析下来,杜丽的“首金之路”,至少面临三大阻力。
阻力一:主场心理压力大
百年奥运首次在中国举办,国人欢欣鼓舞的同时,期盼中国军团夺得奥运首金的愿望也愈加强烈。这一重任落在了山东姑娘杜丽的肩上。 射击是一项精确度非常高的运动项目,“失之毫厘”就可能“谬之千里”。与其说射击运动是一项“身体运动”,不如说它是一项“精神运动”。对国际顶尖高手而言,很大程度上比的是队员的意志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家门口作战,对射击运动员来说是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在于,训练场即赛场,运动员在赛前可多次进行模拟奥运训练,周遭的环境都很熟悉,不至于过度“怯场”;相反,家门口的首金争夺战,其压力也超乎想象--重要人物可能亲自到场督战,亲朋好友可能现身赛场加油。众人的过度关注和期待,将成为杜丽最大的心理负担。 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志丹表示:早在十运会上,为了给杜丽“特别关注”,特意把总局领导的椅子放在她身后,就让她在这样的环境下打比赛。结果果然没打好,发现问题之后我们就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 谁也不曾忘记四年前的雅典之战,赵颖慧被视为奥运首金的最热门争夺选手,媒体铺天盖地的炒作,重压之下,赵颖慧最终无缘奖牌,而名不见今传的杜丽则轻松摘金,揽得雅典奥运首金。 “请媒体不要过多地炒作‘奥运首金’,赵颖慧就是一个例子。”杜丽面对众多记者关于首金备战的提问,很懂得“自我保护”,却依然难以掩饰自己的压力。
阻力二:母语语境的干扰
近日,记者在北京射击场观看奥运备战训练时看到这样一幕:杜丽举枪凝神,突然后面的人群中大嚷“杜丽加油,还差0.1环”。紧接着,无数的“噪音托”发出各种各样的噪音,有手机铃声、有假装干咳声、有婴儿的啼哭声…… 这是中国射击队为了适应母语环境而采取的特殊“抗干扰”训练法。 以往,国外比赛,非母语环境下,由于语言障碍使得场外对话都可当成“耳边风”;如今,主场作战,母语环境下,观众席上一句不经意的话很有可能无意识地导致运动员分神。 中国射击队步手枪项目总教练王义夫直言:“就怕观众席上冒出一句话,刺激到队员,从而打乱比赛节奏”。 射击运动员需要非常安静的比赛环境,学会应对母语观众创造的“热烈氛围”无疑是杜丽在北京奥运会前的必修课。 北京奥运测试赛上,杜丽将经常使用的耳塞取下,尽情“享受”母语环境带来的“冲击”,结果,只夺了一块铜牌,与金牌得主的总成绩相差数环。 暂时的失利对于承担“奥运首金保卫战”任务的杜丽来说应该算是件好事,这样可以引起杜丽对攻克“母语环境”难题的重视。但谁也不敢断定,奥运赛场上不会有意外状况出现。
阻力三:“国际阵容”强大比赛不容半点“闪失”
女子气步枪是中国射击最有希望在奥运会上夺金的项目之一。在2005年到2007年底的共16场世界杯、世界杯总决赛和世锦赛比赛中,中国选手13次夺冠,其中杜丽8次,赵颖慧3次。 杜丽一如4年前在雅典时那样自信、稳定,但女子气步枪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向来不乏顶尖高手。 北京奥运测试赛上,雅典奥运会铜牌得主卡·埃蒙斯的成绩是平世界纪录的504.9环,尤其是决赛成绩几乎已是极限成绩,而杜丽则仅居第三。 赛后,卡·埃蒙斯放出豪言:“至少有10个人有冲击北京奥运会金牌的实力,我们都会全力以赴,我有很好的机会去赢得金牌”。 35岁的俄罗斯老将加尔金娜,在雅典以0.5环之差惜败于杜丽,此番卷土重来,拥有钢铁般的意志的她,将成为杜丽的最强大的对手之一。 尽管重任在肩,但杜丽和她的教练都在平常刻意降低对北京奥运会的期望:“如果奥运会时我还能坐在这里参加新闻发布会(前三名),就非常幸运了。” 日前,杜丽身体不适会否影响发挥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夺取北京奥运首金的卫冕之路,对杜丽来说无疑是一条荆棘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