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胜区正在向外扩展的“绿色长龙“。本报记者 熊建
摄 |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东胜区,为抵御风沙的袭击,居民们一直在修筑一堵墙,历时几近28年,而且还将持续下去。在当地,它被称为“环城林带”。日前,我们穿越漫漫荒沙抵达东胜,寻找这座沙漠边缘城市的传奇。
义务种树20余年
20多年后,78岁的黄传香依旧记得东胜上世纪80年代的情景。“当时这里的街道就是一条十字街,‘一个公园两个猴,一个警察看两头’,你可以想象当时的简陋。”黄传香说。 黄传香来自温州,1987年到达此地。江浙气候湿润,而此地却干旱少雨,这种反差让他对当时的风沙有着更为难忘的回忆。“五月份起风沙时,面对面都看不清人脸。”因为风沙太大,坐车从东胜到鄂托克旗,需要一天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挠挠头发就可以掉一把沙。而两地之间的距离只是230公里。 黄传香的经历,是那个年代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这种状况的背后有着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东胜区西边五六十公里处是库布齐沙漠,南面50余公里处则是毛乌素沙漠边缘。这个面积仅为3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同时面临着两大沙漠的威胁。此外,这里水资源匮乏,土质容易风化。历史上一度人为盲目乱垦滥伐、过度放牧,使得水土高速流失。曾经几米深的小沟,十多年的时间就可以变成百米沟壑。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东胜这座城市不得不采取应对举措。1981年,东胜发起种植环城林带的活动,号召全城的居民义务植树。也就是从那时起,东胜开始为自己构筑绿色屏障。居民王兵从1994年开始义务植树,如今已经是第十四个年头。今年春天,他完成的数量是60棵。 在沙化的土壤中种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东胜区园林局副局长张勇介绍,为了提高树的成活几率,树种主要选择油松、柠条、沙棘等耐寒、耐旱且便于养护的树种;植树的程序也颇为复杂,不仅需要挖坑,还需要换土、施肥、想方设法保水。
生态移民进入城市
伴随着环城林带的扩张,在林带以外,绿色也在蔓延。“环城林带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周边地区恢复生态的基础上的。它是这座‘护城墙’的基石。”张勇说。 这种认识来自于一场惊心动魄的经历。上世纪末,连续3年大旱,赤地千里,一片萧条。整个鄂尔多斯一度陷入被沙漠吞噬的困境。当时沙化、退化的草原面积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从那以后,东胜将绿化的目光放到环城林带以外的地方。1999年,东胜区退牧还草;2005年,东胜区又开始退耕还林。 历经8年的时间,如今这里农村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常住人口已由2000年的6.8万人减少到不足3万人。 在当地,因生态而迁移进城的农民被称为“生态移民”。居住在东胜区格舍壕移民小区的刘跟胜是此类移民中的一位,2005年搬到此处。他亲身见证了老家土地的“变脸”。他对记者说:“从前当羊倌儿的时候,赶着一坡羊转山头,那些山头很早就成了‘鬼剃头’,没几根茅草。1999年禁牧时,我还曾在黑夜里偷偷出去放牧。前不久我回老家,地还是那些地,山还是那些山;但人工种植的柠条、沙打旺却长满了山圪垯。” 对于城市内外风沙的差别,移民张世华的妻子有着形象的体验:“外面刮大风,城里刮小风。”张世华老家的田地已经退耕还林。村里的30余户人家,已经有7户人家迁到了城里。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
如今,鄂尔多斯的东胜区正由生态恶化地区向绿色地区转变。 据居民王兵讲,上世纪90年代以前,每逢春天沙尘暴都要刮上二三十次,沙粒打在脸上,疼痛不已。“黄沙漫漫,遮天蔽日,行人都是灰头土脸;天黑压压一片,下午3时屋里就得开灯。” 在读小学的几年,每到放学时间,家长都亲自去学校接王兵,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现在他已经很少感受到沙粒的袭击。每年刮沙尘暴的次数在逐渐减少。“最少一年刮了两次,有时候风很大,但是沙尘很少。”王兵说。 伴随环境的改变,四川、河北等地来这里打工的人也在不断增多。如今城区人口已由以前的20多万人升到40余万人。人口的增加促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2001年以前,城区面积有15.6平方公里,如今则达到了67.1平方公里。 城市的扩张速度让很多居民始料不及。曾经位于郊区的环城林带,如今掩映着很多楼房,形成一幅“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景象。刚到这里的游客,很多人很难想象这里的土地曾经满目疮痍。 城市向环城林带渗透,环城林带则进一步向外扩展。“以城市为中心,以前可以辐射10公里,现在则可以辐射25公里。”张勇说。 在远方,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正有“握手”的趋势。为阻止两大沙漠相遇,这里的人们正将绿色推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