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肯定存在泡沫”
可采用金融财税手段解决
    2008-05-27    张颖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住房改革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是住房领域仍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居民储蓄过多,房价涨幅过快,房地产行业肯定存在泡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在出席“住房与民生”圆桌会议时指出。
  记者了解到,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是“上海论坛2008”的一个重点话题。除了题为“构建‘民生房产’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外,论坛还专门策划了多场关于中外住房政策对比的分论坛。

金融业改革主导房价走势

  袁志刚认为,解决房地产泡沫的关键在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他进一步分析到,住房是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最后产品,除了食品、家电和汽车等,最终产品是房产。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住房改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具体而言,在住房改革中,中国政府建立了住房产权制度,并把使用权交给广大居民,这使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在此基础上,中国实施了住房贷款等金融创新。同时,中国的城市基础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地铁等交通设施都出现大发展,城市里也出现大批绿化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此外,袁志刚认为,房地产的开发,也催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的就业与城市居民的住房改善同步进行。不过,他同时指出,中国目前的住房领域仍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土地资源稀缺、产权不明晰、土地资源浪费、房屋质量差等。
  “但是,这并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也包括中国金融业、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袁志刚告诉记者,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推出土地产权的明确界定,并增加土地供应和住房供给。此外,政府应该尽可能地打击投机性房地产需求。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革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手段和税收政策等来解决。

房价对银行利润影响不大

  “政府对房价的调控主要针对炒房者,对于自有住房者并没有贷款限制。因此,银行业利润不会受太大影响,最多占营业收入总额的15%。”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王世豪分析说,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有三块:一是存贷利差,二是国债经营、货币市场经营,三是中间业务收费。其中,存贷利差占比在75%-80%,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至于房贷业务占比,王世豪告诉记者,在银行存贷款结构中,按揭比重在全国占15%,在上海这个比例在20%左右。就算取消全部房贷业务,最多影响存贷总额的15%的营业收入。更何况,目前,政府并没有取消银行的房贷业务,只是增长比较慢。
  王世豪进一步分析认为,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央行规定第二套房屋首付提高至40%,第三套房屋原则上不放贷,“由此可见,央行是对于房屋市场上的投资者进行限制,并没有对自有用房者进行限制。”

外资流动有利于稳定房价

  资料数据显示,2006年外资在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长了70%,需求占比最低是5%,最高达到23.21%。外资流入房地产的比率是相当大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不可忽视。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金清认为,外资流入的共同特征是趋利避险,差异主要在供给和需求环节面临的风险不同。而外资流入供给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件好事,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起着一个稳定的作用。
  “事实上,外资对供给环节的投入也表明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尽管就金融资产的投资来看,流动性比较大。但就供给量来讲,是非常小的。从短期来看,外资流入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主要是需求环节。”张金清补充到。
  张金清同时向记者透露,上海房地产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相持阶段,外资流入需求环节的幅度开始减少。未来一年中,外资大规模投入商业性房地产市场可能性比较小。对于如何控制房价,张金清的建议是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财政、产业政策来引导供需环节的外资流向,使得房地产价格处于合理、健康的状态。此外,由于需求环节的外资流动在短时间内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更大,因此,政府应该重点关注需求环节的外资流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