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国企的效率更应被追问
    2008-03-26    作者:林伯强    来源:新京报

  针对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排队加柴油、社会传言成品油涨价的情况,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负责人日前公开表示,涨价谣言加剧了成品油供应偏紧的状况,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社会各方面影响较大,需要统筹考虑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物价形势(3月25日《新京报》)。

  必须承认,对于政府来说,让市场随着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决定成品油价格,的确会在短期内对国内的CPI形成压力。但是,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和石油替代的不确定性,且不说行政限价的其他成本,仅限价措施本身,就会支持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和能源稀缺的预期,反过来对通货膨胀形成更大压力。如果需求持续大幅度增长,中长期油价上涨走势会对通货膨胀形成持续的压力。就中国能源情况,让成品油价格反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通过提高价格来抑制快速增长的需求是必需的。“暂不调价”终归只能是暂时的,高位盘旋的油价和低廉能源价格带来的高涨消费需求,最终会迫使油价与市场接轨。
  在调价预期愈来愈强的时候,石油国企的效率更应该是公众关心的焦点。如果希望石油国企做成国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油企,就应当对能源企业的效率客观衡量,将其效率同国际水平具体比较,而不仅仅是在收费方面与所谓“国际标准”看齐。让石油国企政企不分很难提高石油国企的经营效率。只有当政企分开了,石油国企才能转变为依靠改善管理、技术创新、提供优质服务来提高赢利,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价格和补贴上。
  另一方面,增强石油行业竞争,需要削弱国企垄断,需要产权多元化。鼓励外资和民企进入石油行业的关键是政企分开和透明的市场定价机制。目前的油价倒挂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来说,或许不完全是个损失。对于石油国企,油价倒挂只是短期影响,可以通过补贴和垄断收益抵消不利因素。而民营油企必然成为成品油调价滞后的牺牲者。在国内成品油批发企业中,民营企业约占1/3,加油站占56%左右,成品油销售约占总量的30%。一旦油价批零倒挂,民营油企就无油可卖。近期很多民营加油站无奈被中石化和中石油收购,余下的惨淡经营,如果油价批零倒挂持续,也必将走上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垄断巨头收购的不归路。而后者的垄断地位则借着燃油紧缺和油价限价愈加巩固。
  对于民营油企来说,在目前国企一家独大和价格政府控制的情况下,即使有种种行业政策对民企的开放,也不足以吸引外资和民企进入,原因在于当价格持续上涨时,政府定价不能为民营油企提供一个相对确定的商业运行环境。在目前的机制下,尽管有政府的“通知”,民营油企也绝不可能把自己的生存押在石油国企的“自觉”供应上;除非进口的和炼出的成品油低于国内零售价,否则油企的供给“积极性”就不会高。因此,民营油企的生存和石油行业的产权多元化的改善只能寄希望于改革成品油价格机制。油价一旦与国际接轨,石油国企就会积极保证供给,民营油企也不会无油可卖。
  长期而言,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和替代不确定性,由限价造就的低效率石油国企和石油消费,最终仍要由消费者承担。如果这一代人没有付这个账,下一代人一定要付,而且稀缺和环境成本会使代价更高。

  相关稿件
· 成品油涨价谣言并非魔幻现实 2008-03-26
· 透视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问题:油荒还是心慌 2008-03-26
· 美X奖基金会悬赏千万美元鼓励创新省油车 2008-03-26
· 沈阳市:食用油价格近日开始大幅下调 2008-03-26
· 中航油集团: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49亿元 200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