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的利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却无法重振牛市信心———
在经受巨大的扩容恐惧之后,市场终于等来了管理层积极回应。
中国证监会前天晚间向市场公开表态,上市公司再融资,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证监会也将视市场情况以及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合规性,严格审核上市公司融资申请。
利好之下,沪深股市依然涨跌互现,截至收盘,沪综指小幅收高,深成指则继续下挫。
救市之困
事实上,在这一表态之前,管理层接二连三放行新基金发行,多少已流露出一些救市的意图。
眼下,新基金发行在暂停了5个多月后再度开闸,发行之密集程度,更是超乎市场想像。仅仅2月份以来,证监会已连续3周批准了新基金发行,特别是股票型基金。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多只基金同时发行或分拆,按照牛市惯例来推算,这些基金的发行,将为市场带来上千亿元的增量资金。
但市场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原因很明白,那就是扩容压力。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全年沪深A股市场限售股解禁将达到1339亿股,解禁总市值接近3万亿元。仅仅2月份,IPO(新股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解禁和股改限售股解禁市值总额,就将超过2500亿元。
如果说,这些限售股的解禁流通,是市场已经预知的,投资者似乎不该“用脚投票”。那么,在如此大的解禁压力下,新股发行及再融资丝毫没有缓步,反而大踏步迈进,无疑让市场雪上加霜。就在昨天,沪深股市又迎来了一只大盘蓝筹股———中国铁建的发行。
新基金发行,区区千亿元资金,又怎能抵挡来势汹汹的扩容潮?仅仅中国平安抛出的再融资计划,融资量就已超过千亿元。更何况,新基金发行带来的增量资金,也只是市场的良好愿望。当前,市场信心已遭受重挫,基金投资只是投资者资金的间接入市,在如此市场行情中,这些资金也可能随着“一日上万亿元市值的蒸发”而灰飞烟灭。
在业内人士看来,弱市中的新基金发行,很难成为市场的利好。所谓的救市,也只是期待市场自救而已。
其实,春节长假之前,暂停了5个多月后,股票型新基金的重启发行,一度被市场理解为管理层救市的一个积极信号,当天,沪深股市曾双双大涨8%左右。但救市信号发出之后,市场并没有等来实质性的利好措施。相反,新股仍频频发行,上市公司再融资也“狮子大开口”。失望,进一步挫伤投资者信心,市场越挫越深在所难免。
圈钱之忧
新基金救市陷入困局,其背后,上市公司近乎疯狂的再融资,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今年截至目前,已有近50家公司提出了包括增发、配股、发债等方式的再融资预案,融资额高达2500多亿元。相比去年全年190家上市公司3940亿元的再融资,今年上市公司无疑变本加厉。
不仅如此,去年3月才完成A股IPO的中国平安,上市不到一年,尚未给投资者带来实质性回报的情况下,匆忙推出了多达16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相当于其400亿元IPO融资规模的四倍;紧随其后,还有浦发银行400亿元再融资传闻,中国联通600亿元再融资传闻等,上市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饥渴。就在上市公司不计后果地巨额再融资的利空冲击下,沪深股市短短时间里大幅下挫逾20%。
“如果任由上市公司如此疯狂再融资,最终将导致投资者因寒心而离场。信心是支撑资本市场发展的根基,失去了信心支撑的沪深股市,将走向墓地,而不仅仅是彻底步入熊市的问题。”一位网民在博客中如此感慨。
上市公司为实现资本和资产双重扩张,利用证券市场再融资,本身也无可厚非。但从目前来看,大多上市公司只知融资,不思回报,更如中国平安,在没有明确具体资金投向和预期回报的情况下,就喊出了上千亿元的巨量融资,丝毫不顾市场承受能力,这种行为只能被视为“圈钱”。
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计划曝光不久,其他上市公司纷纷效仿,对于圈钱的贪婪程度可见一斑,社会责任荡然无存。试问,如此上市公司,还有多少投资价值?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也就不足为奇了。
昨天,在中国证监会提出要严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积极回应下,沪综指勉强止跌。但对管理层的这一表态究竟能否提振市场信心,业内人士仍不乐观,尽管管理层明确表态,反对恶意圈钱,但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是否恶意圈钱,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一旦受圈钱侵害,中小投资者也无从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黑嘴”之患
在老股民黄先生的回忆中,1996年开始的上一轮牛市行情到末期时,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肆意圈钱,也是一片谩骂声。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本轮牛市行情启动之初,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融资的审批和放行,也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伤了市场信心。而如今,上市公司疯狂圈钱的情形,仿佛又见当年。
不止是上市公司圈钱伤及市场,曾几何时,股评“黑嘴”也开始重出江湖,不负责任地乱点乱评,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市场信心。
去年以来,沪深股市一路飙升,至去年10月沪综指站上6100点,创下历史新高。虽然,股市的上涨,有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币加速升值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等利好支撑,但站在6000点上方的沪深股市,估值已大大偏离价值,上市公司高达100多倍的市盈率水平,显然已经透支了未来很多年的业绩增长。当时的市场,调整压力较大,但仍有不少所谓的分析师和经济学家,高调唱多股市,如“沪综指还能看高到10000点”、“股市黄金十年还刚刚开始”,等等。
事实证明,到目前为止,沪综指6100点成了本轮牛市行情的最高点,备受股评“黑嘴”鼓舞的投资者,自然成了“套”中人。面对大盘下跌,散户被套,不少股评还是信誓旦旦,作出“调整只是暂时的”、“回补缺口”等解释。像中国石油上市之前,不少股评极度看好,该股每股16元的发行价,却被他们定价为38元到40元。结果,中国石油以48元开盘上市,竟让众多闻声而动的散户“站在了中石油48元之巅”了。如今,该股股价已腰斩。殊不知,这些股评“黑嘴”又该作何评价?
且不说,股评“黑嘴”为了利益,不顾道义责任,监管的不力,也难逃其咎。事实上,在2005年,为了呵护刚刚起步的牛市行情,管理层曾不断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旨在打击股评“黑嘴”。如卫星电视等公共媒体栏目内容,不得以“黑马推荐”等方式明示或暗示投资者一定能获得投资收益。投资咨询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得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此类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时间,股评“黑嘴”着实少了很多。但随着牛市行情的演绎,股评似乎又没了底线,投资者再度陷入“黑嘴”纷扰的市场中。
经历熊市,才知牛市来之不易。呵护市场,加强市场监管,还是要一如既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