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追求通货膨胀型繁荣
    2007-12-26    作者:秋风    来源:新京报

  到2007年年底,决策层终于明确,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也连续第六次调整基准利率。现在回过头来看,从政府决策层、财经决策部门,到中央银行、统计部门,乃至活跃的经济专家、投资顾问,对于通货膨胀的反应一直是小心翼翼的。
  翻阅一下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报刊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民众抱怨物价上涨迅速,但是他们得到的信息却是:物价没怎么上涨。在CPI没有达到通货膨胀的认定标准3%之前,当然可以说没有通货膨胀;后来CPI过了3%,专家们则发出种种观点,从需求推动型物价上涨,到通货膨胀“苗头”,再到“结构性”通货膨胀,不一而足。
  但不管怎样,通货膨胀终于还是开始显形。
  分析起来,可能是理论上的盲区误导了这些官员和专家。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只有当CPI上涨到一定程度时,才算出现通货膨胀。统计报表则显示,并不是所有商品、服务价格都在上涨。假如剔除了房屋、食品等价格,物价好像上涨得不多。于是有专家说,只要增加供给,或者抓紧查处囤积、乱涨价行为,就可以天下太平。
  其实,一般的通货膨胀从来不可能是物价的全面上涨。假如确实出现这种局面,那就是恶性通货膨胀了。一般通货膨胀总是表现为不同的商品、服务的价格在不同时间轮番上涨。因为,通货膨胀与商品的需求、供给都没有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发行量过多导致的。多发的货币必然先进入某些部门,随后波及其他部门。因而,不同商品、服务的价格之上涨有先有后,有高有低。
  似乎可以说,这一轮通货膨胀的苗头从2003年就已开始。自那年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指数、工业品出厂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股市在不同时间段轮番大幅攀升。当然,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到收入最低群体的基本生存,才使全社会最真切地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存在。
  有人可能提出疑问:过去几年不是经济很繁荣吗?是的,通货膨胀与经济繁荣并不矛盾。中国过去几十年中的每一轮繁荣都有通货膨胀的“功劳”,战后西方各国政府也经常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创造经济繁荣、解决就业难题。
  这种繁荣确实能够增加所有人的收入。统计数据说,近几年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快速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通货膨胀型繁荣会导致收入的逆向再分配,不同的人享受多发的货币之好处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及幅度不同,所得到的收益也将大不相同。
  通俗地说,收入越高的人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越大,收入本来就低的人收益最小。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投资企业的人赚钱了,投资股市、房市的人赚大钱了,普通职工工资的上涨速度显然不可能高到20%、30%。另一方面,上涨最快的那些商品,通常是低收入人群最敏感的。比如,食品、燃料价格上涨,那点钱在收入高的人那里根本不算什么,而低收入者的食品、燃料开支本来就占其收入比重较大,当然感到生活压力骤然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通货膨胀型繁荣也可能造成新的民生问题。
  从经济上看,通货膨胀型繁荣也是不可持续的,高速增长期必然伴随一个经济增长减速乃至衰退期。对于各个国家的货币主政者来说,实现“软着陆”都是十分困难的事。为应付通货膨胀,货币决策者必然不断出台各种措施,这将影响人们的预期。决策层面临的无法克服的难题是:它无法准确地预期哪项政策是临界点。而一旦触碰到这个点,人们的信心将突然瓦解,大幅度缩减经济活动,大幅度减少投资和消费。这自然会引发经济减速。随之,产业需要进行痛苦的调整,失业现象也会大幅度增加。当然,这一代价的大部分仍将落在低收入人群身上。
  要避免这些经济与社会恶果,就应当从一开始不去追求通货膨胀型繁荣的所谓好处,避免人为制造通货膨胀,这也是中央提出明年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原因。而做到这一点,唯一办法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使其能够主导货币政策,且以稳定物价为唯一职能,让经济自然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或许比较缓慢,但不会出现繁荣-衰退的大起大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