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北大光华“金融创新与企业转型”论坛上,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指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很多金融产品从无到有,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是,所有的这些金融产品仍不够活跃,产品流动性以及市场波动率还非常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地推动金融创新,加速金融对外开放。”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也在此次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金融的对外开放力度还远远不够,商业银行的对外开放是最领先的,但整体开放得还很少。我们必须加速人民币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
中资银行竞争力不强
在亚洲300家银行中,中国的银行利息收入占总运营收入的88.2%,是所有银行中最高的。而相对的,中国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则是最低的。对此,张光平表示:“低非利息收入率表明中国的银行提供各种新型服务的能力还非常低,也说明我们的银行业距离国际金融机构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方星海则指出,中国银行业间的竞争不是很强,没有一家银行是亏损的,这在世界上前所未有。同时,中国银行业利差是全世界最大的,银行业竞争的不充分导致了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不到位。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国金融产品却没有积极地活跃起来。2007年,人民币远期交易只有200亿美元左右;人民币外汇掉期只有350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不到0.1%;外汇远期交易90万亿美元,中国只有600亿美元,不到千分之一。 张光平指出,虽然近几年中国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得非常快,但都趋于简单,技术含量不够。国内银行大都缺乏产品设计与定价的能力,因此不得不与外资银行进行“背对背”交易,收益很低但要承担交易的信用风险。 “中国的场内外人民币期权缺位,场内金融期交所产品缺位。推出新产品很重要,但是不停地推新并不能解决问题,先要把现在国际流行的产品做好。”张光平指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人民币利率曲线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债很难真正稳定地发展起来,也很难进行国际流行的风险管理模型的实施。完善人民币利率曲线要很长的时间,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很迫切。”
开放任务任重道远
2007年,中国境外资产占GDP的70%以上,境外贸易占GDP的67%或68%,这说明中国无论是在金融还是贸易上,国际依存度都很高。张光平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还会增加,而在未来几年中,中国的金融及贸易的国际依存度也会急剧增大。 “2008年,汇率、利率、股票、商品市场的风险都会加大,所以规避各类市场风险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大。国际投资对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中国企业必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境外收购兼并、参股也要逐步地活跃,加大境外投资理财力度与规模。” 方星海同时表示,在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要鼓励国外企业到中国上市,加快资本项目下流通,使竞争更充分,从而切实加快金融改革开放的步伐。 张光平指出,提升我国银行业产品的设计能力和定价能力,调整现有政策使得现有产品交易活跃起来,逐步推出人民币期权,大力推行金融产品的普及,都是现在迫切需要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