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财政部为实现购买外汇储备注资中投公司而发行的特别国债,正逐渐成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力军。据昨日公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透露,从9月4日开始,央行启动了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业务,截至11月1日,通过国债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达到2300亿元。央行在报告中提出,下一阶段要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 通过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实现吞吐货币,本是中央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主要方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央行也是这样操作。然而,随着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占款随之增加,央行手中持有的国债数量已经不足以应对,中国央行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才“发明”了央行票据进行对冲。 特别国债的发行增加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空间,今年8月29日,中央银行从境内商业银行买入了财政部发行的第一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随后在9月5日即开始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业务。央行搭配使用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无疑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 为了有效降低对冲成本,央行从去年开始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深度冻结流动性的同时,也适度降低了货币乘数。据央行披露的数据,货币乘数三季度呈现下降态势,9月末为4.46,比上年同期低0.55个百分点。 虽然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商业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依然比较充裕,这可以从超额准备金率看得出来。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8%,比上年同期高0.28个百分点,比6月末低0.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超储率为1.9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4.1%,农信社为5.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