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9-25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高级分析师 贺军 来源:国际金融报 |
|
|
在过去几周,一罐豆豉鱼在美国的售价已从0.5美元涨到1.39美元,产自中国的香菇价格上涨了60%,糖果、米粉的价格则增加了15%。有美国进口商称,未来数月中国出口食品和食材的零售价将上升10%至20% 最近,欧美等国对“中国制造”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的“围剿”,正在逐渐结出恶果。自今年9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其出口食品实施新的检疫措施,要求所有经当局检疫合格的大米、糖果等35类出口食品,必须加贴“CIQ”标志(中国检验检疫机构英文缩写)才能出口。检疫成本的增加与出口时间的拖延使得中国出口食品的贮藏成本上涨,连带抬高了中国出口食品的价格。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在过去几周,一罐豆豉鱼在美国的售价已从0.5美元涨到1.39美元,产自中国的香菇价格上涨了60%,糖果、米粉的价格则增加了15%。有美国进口商的话称,未来数月中国出口食品和食材的零售价将上升10%至20%。 日益严格的检疫程序只是抬高“中国制造”价格的一个因素。全球油价及其他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因素,都使得中国的对外出口成本在显著提高。 欧美国家掀起的对“中国制造”的围剿,只是引发中国产品涨价的一个导火索而已。它赶上了“中国制造”成本上升的大潮,并将这一问题迅速显性化。 全球化加深的一个结果,就是产业分工加深,贸易高度发达。中国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大部分时间内,中国一直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强化在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向全世界生产廉价产品,这是全球市场环境变化的结果,是产业转移的结果,也是市场的真实需要,更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织部分。现在要人为地割裂它,就是在撕裂全球经济与贸易体系中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达182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2035亿美元。在多个涨价因素的推动下,这些出口很可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涨价”压力。以上述出口价值进行简单的匡算,如果来自中国的出口平均涨价5%,并且涨价传导到最终消费市场,欧盟和美国的老百姓就要为此多掏91亿美元和101亿美元。这就是欧美消费者现在已经叫苦的原因。 我们注意到,在欧美消费者开始叫苦的同时,一些西方政要纷纷作出和缓的表态。美国财长保尔森称,中美贸易对垒是灾难性的。而澳大利亚政界人士也公开表示欢迎价廉物美的中国货。这种巧合的出现,反映出涨价对西方消费市场开始显现真实的杀伤力。 在我们看来,“中国制造”涨价给欧美消费者吃的苦头才刚开始,按照现有的惯性,到明年,那些曾经“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国家也许才会意识到,逼着中国提高人民币升幅有多么现实的负面后果。不论是欧盟和美国,看来它们今后都得过一个更加昂贵的圣诞节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