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何以要上清华吃饭
    2007-09-04    作者:董宏达    来源:中国网

    近日,北京大学未名BBS上出现多篇讨论食堂涨价的帖子,不少学生对比北大和清华食堂的饭菜价格,认为清华食堂的饭菜价格要比北大低不少,号召大家去清华的食堂吃饭。(9月3日新京报)

    新学期大学食堂饭菜涨价消息不仅是北京,据9月1日《新快报》报道,肉价、菜价的涨风波及到广州的大学城,记者走访的大学城内的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的饭堂,发现各高校饭堂菜价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两角到1元不等;西安、重庆、武汉、长沙、合肥、福州等各地高校食堂,在新学期到来时,饭菜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价。
    全国性的肉食品涨介,必然波及到高校,因而高校食堂饭菜提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可问题是,为什么同在北京,同样的国内知名的一流大学, “清华食堂的饭菜价格要比北大低不少”,北大的学生要上人家清华去吃饭?这叫人们怎么看北大?
    市场猪肉价格上涨,北大当然也避免不了波及,价格上涨也必然给食堂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食堂的部分饭菜价格做一些调整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高校食堂服务的是学生,对于肉食涨价不能束手无策,而要千方百计消化涨价的不利因素,以保持“公益”特点。教育部于5月29日下发的《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做好高校学生食堂工作的紧急通知》中,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食堂价格稳定。同时,要求各高校根据本地猪肉价格上涨情况,对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增加必要的补助。对于这个通知,不知北大是怎么贯彻落实的。如果说真的没有办法,那么,为什么在出现学生“要上清华吃饭”后,校方贴出通知,称“学校将补贴食堂,上涨菜肴价格将回调”?
    虽然报道中没有提及清华大学是如何采取对策的,但上海高校的做法显得积极、科学、有效,值得借鉴和称道。据新华网报道,为保证高校食品的正常供应,上海市高校后勤配货中心在新学期开学前采用集中采购和合同储备的方式,组织了400余吨猪肉等主副食品供应给高校,保证开学后高校食堂不涨价。同时,为了控制高校食堂的生产成本,各高校广泛推行学生食堂免租赁费和补贴水电燃料费政策,并发挥上海高校后勤配货中心的市场调节作用,运用期货采购和合同储备,平价甚至倒挂价格为高校提供部分主副食品的团体采购和统一配货,从源头上降低校内各餐饮单位的直接生产成本。部分高校还按照营业额的5%给食堂经营单位伙食成本专项补贴。同样面对肉食品涨价,上海不敢喊出“保证开学后高校食堂不涨价”,并落实了具体措施,这不是事在人为吗?
    如何应对肉食品涨价给高校食堂管理带来的压力,对各个高校都是一个重要的考验。高校固然没有能力抑制市场肉食品涨价的形势,但积极采取措施消化这种不利因素,保持学生食堂的公益性,应该是高校管理层的责任。
    抛开当前肉食涨价的因素,高校学生食堂也有个如何加强科学管理,为学生尽力谋福利的问题。据了解,目前许多高校在食堂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行政化垄断、经营逐利等问题,这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经营思想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没有遇到市场肉食品涨价的大形势,恐怕学生对逐利思想下经营的饭菜,也难以吃得消。
    总之,如何保证高校食堂饭菜价格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是各个高校及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借此时机,对各高校的食堂管理问题进行一次大检查,连同物价问题一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