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批的优质西红柿运进工厂加工番茄酱。 本报记者:赵戈
摄 | 从“失宠”国际市场到重新得到世界同行认可,在新疆“红色产业”中举足轻重的番茄加工业经历了痛苦的“嬗变”。新疆痛定思痛,重塑“金字招牌”,使这一重要出口产品的品质再一次走到世界前列。世界番茄组织近期报告称,中国番茄酱出口份额从八年前占世界贸易量的近8%跃升到去年的30%,其中新疆的出口量已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4。
强强联合突破“绿色壁垒”
我国番茄加工业巨头新疆中基公司和中粮屯河公司宣布,自今年8月16日起联合抵制农药超标的番茄原料进入加工流程,并互相通报生产不合格番茄的农户名单,通过电视和广播予以公布,借此来提醒农户加强原料安全管理。 去年,欧盟和日本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特别是日本对番茄农药残留项目检测已经增加到328项,此举再次抬高了番茄制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延武说,日本和欧美是新疆番茄制品的主要销售市场,面对更加严格的“绿色壁垒”,产品质量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否则蒙受损失的不仅是企业和农户,包括番茄制品在内的我国农副产品整体声誉也将受到影响。 过去几年中,在欧美国家“绿色壁垒”前,新疆番茄酱频频碰壁,出口量锐减。新疆番茄加工企业通过严格管理重新夺回了一度失去的国际市场,2006年新疆番茄种植面积近百万亩,番茄加工量近4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90%,使中国成为全球番茄产业第三大生产国。
不走“自相残杀”老路
在国际市场上,新疆番茄酱产品因质高价低,竞争优势明显。但在开拓市场的竞争中,新疆一些番茄加工企业利用低价策略,迫使其他企业降低成本维持微薄利润,结果优势化解,出口出现“量增价跌”的现象。2001年新疆罐头制品生产企业亏损额高达八亿元,其中绝大多数在番茄酱加工行业。 国内企业“自相残杀”给境外企业可乘之机,一些国外客户两边压价,使中国企业雪上加霜,亨氏、联合利华等国外厂商则把中国企业初加工的“大包装番茄酱”换成小包,再用自己的品牌进行销售,获得丰厚利润,中国企业则由于效益滑坡,资金难以回笼。 在“内战”中,伤痕累累的中国番茄加工企业,逐步把目光转向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强质量管理,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不再满足于提供原料,开始尝试进入高端市场。新疆中基公司不仅与世界知名番茄产品采购商建立了销售联盟,不久前还收购了法国最大的番茄制品生产企业普罗旺斯食品公司,将自己的销售舞台直接搭建在了欧洲消费者的餐桌上。
重塑“金字招牌”路仍遥远
经过新一轮整合,新疆番茄酱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出现了屯河、中基和天业三个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但天山南北50多家番茄加工企业仍未完全摆脱无序竞争的局面。 不久前,来新疆参观的国际番茄酱采购商大都表示,新疆完全有条件成为世界番茄加工制品中心,但目前新疆番茄原料只能满足现有加工量的一半。在每年的原料收购大战中,部分企业降低标准收购番茄,导致番茄产品质量波动不定。 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代宁祥说,目前新出口番茄制品中,初级粗加工产品占总量的80%,终端产品较少,虽然新疆番茄生产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每吨低160美元以上,但产品销售地过于集中,成本低的优势反而有可能引起出口国家的反倾销措施。此外,由于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每年违反订单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 新疆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番茄酱生产省区,番茄系列产品的研发将对新疆优势资源转化起到重要作用。代宁祥认为,要想护住新疆番茄产业这块“金字招牌”长盛不衰,必须及早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生产面积,在生产、收购、加工环节严把质量关,企业应进一步做好研发工作,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番茄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