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直言目前房价高的原因是由于人民群众住房需求量增长,住房消费同我们城市化进程成正比的,他并不同意时下房奴一说。(8月19日《新京报》)
从内心来说,我一直对“房奴”一说怀有某种警惕,所谓房奴隶其实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大约是说房价较高,购房者无力一次性付清,只好进行按揭贷款,于是就被十年二十年地“按”住,一层层地“揭”。人们为了还贷,余钱无几,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身心承受着重担,于是,买房本来是一种消费,现在却变成了请个主子回来侍候着,自己倒成了它的奴隶。
可问题是,奴隶是没有选择不做奴隶的自由的,而拥有自由消费权利的公民,可以选择不做消费的奴隶。当我们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我们其实是气不打一处出,把气撒全在房子身上,仿佛房子是“万恶之首”,房子把自己害苦了,可房子毕竟只是个消费品而已,房子何辜!房子不会说话,不会命令,不会强迫,它如何会成为一个人的奴隶主?时下也有一种说法,说是一旦贷款买了房子、车子,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负翁”,这到是很精准的表达,不过“负翁”如何地“负”,好坏还是一个“翁”,而不是一个“奴”。
造成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平抑房介为什么这么难,无数专家学者评论人政府官员都作过深刻的制度、供求、保障,以及官商勾结、政府逐利的分析。在这方面我不可能比他们更有真知灼见,我只是想从消费主义的角度去考查一下所谓的“房奴”,看看我们倒底是不是在做不可选择的奴隶。
多年前,福利房刚刚结束的时候,住房货币化改革一下子将很多人推向了住房的市场里。这个时候,一种十分时髦的住房消费贷款理念首先在各商业银行隆重推出来,他们散发宣传单,在大街上拉着横幅,写着醒目的大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苦口婆心地劝人们贷款买房,尽快享受。拥有一套宽松一点的房子是亿万中国人望眼欲穿的心愿,“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无异是个天大的喜事,为人们打开了逐梦的直达通道,他们奔涌进银行,办理了住房贷款,拿来到了新房的钥匙,也为银行赢得了巨大的利润。
可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本质上是一种透支行为,是提前提取以后的钱来支付现在的梦想。假设人的一生创造的财富是一个大致可以估算的数目,那么提前支付了以后的财富,就意味着以后是一个不断欠债还钱的过程。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透支体力的时候,他就会变成身体的奴隶,当一个人透支道德时,他就会变成魔鬼的奴隶,当一个人彻夜狂欢的时候,他就会变成娱乐的奴隶,当一个人透支金钱的时候,他就会变成消费的奴隶。从量入为出到透支使用,买房前与买房后“两重天”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人们拥有自己的住房,在中国这个“安家乐业”传统熏陶已久的国度,这样说肯定是吃棍子的。因为在“安家”两个字下面,无非“女”字和“豕”字,要有女人(婚姻)和猪(财产)放在房子底下才算“安家”。反过来说,要有房子,人家女人才愿意过来,也才好搭个猪圈吧。现在,没有房子,男人要找个女人何其之难!
在传统的要求背后,住房的透支式消费受着消费主义的“勾引”,制造消费品的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勾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哪怕是透支未来的消费。在消费主义搅动的漩涡里,现代人无法挣脱,被迫以提前消费和超前消费,这既是房地产需求旺盛的原因之一,也是抬升房价的重要力量。
因此,撇开专家学者评论人政府官员那些深刻的分析,我觉得,房奴看似房子的“奴隶”,其实是被消费主义牵着鼻子的“奴隶”,至少,是消费主义时代的透支一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