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在整个猪肉市场产业链中,生猪养殖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脆弱的一环。由于生产周期漫长,市场反馈信号的迟滞效应,常使养殖户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显得迟钝而又错位。同时由于养殖产业的灾害风险难以预测和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户对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部分养殖户因对生猪养殖失去信心而宰杀母猪,更导致即使在市场释放出肉价上涨的信息后,养殖户也因仔猪供应不足而无法及时抓住机会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延迟了市场肉价回调的时间。 因此,稳定肉价的长久之计,显然必须立足于鼓励养殖户坚定养猪挣钱、养猪致富的信心,同时增强养殖户抵御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此次财政部、农业部等部委出台的措施,直接针对生猪养殖产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基础,推出生猪保险和饲养补贴。 此次出台的措施中,政府为每头母猪提供48元饲养补贴,虽然未必能够坚定农户养猪致富的信心,也至少可以为养殖户弥补一部分养殖成本,使其不至于一有市场波动就出于眼前的成本核算而“大开杀戒”;至于“生猪保险”虽然在城市人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对于养殖户来说却可能是抵御灾害风险的重要依凭。有这两项政策护航,作为生猪养殖之本的母猪养殖,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按照财政部官员以母猪与耕地相比喻的说法,留住母猪也就等于留住了耕地。因此,此次严格针对母猪的补贴政策,确是治本之道。 然而即使有了耕地,农民也未必就一定乐于耕种。如果种地赔钱,则农民宁肯“抛荒”。同理,如果饲养肉猪赔钱,则获得补贴的母猪也可能被“闲置”。因此,下一步的逻辑必然是如何补贴肉猪饲养,以保证农户的收益和养殖积极性。 实际上,此次对母猪的保险和补贴,很可能是一个积极的开始,制定完整的农业补贴政策,以增强中国农业实力、增加中国农民的收入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实也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