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7-27 本报记者:谭剑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南省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蓬勃发展态势。湖南省统计局局长刘国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巨变来自于十六大以后湖南两次发展思路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湖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是湖南第一次思路转型。变化的核心是由习惯于抓农业向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三化”进程转变。 刘国湘说,湖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重农思想浓厚,对工业发展长期以来重视不足。2001年,湖南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2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6.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湖南经济发展与其他省份的差距主要在工业,发展潜力也在工业。”刘国湘说。 突出发展工业的思路给湖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到了2006年,湖南的三次产业结构已转变为17.6∶41.6∶4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51.70亿元,是2002年的2.1倍。200年至2006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年均增长14.2%,是湖南工业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又凸显出新的矛盾。刘国湘说,湖南工业重化工业特征明显,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环境、资源和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对经济快速发展支持乏力。 在这种背景下,湖南省再一次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即突出抓好“一化三基”(新型工业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步伐。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湖南省明确提出将新型工业化作为促进又好又快发的第一推动力。刘国湘介绍说,目前湖南已形成了精品钢材、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卷烟、新材料等十六大类产业,并将着力培养50个年主营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 刘国湘说,新的思路转变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湖南省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开始有所突破,全省范围内关停小火电、小水泥和小造纸的工作已全面启动。从2006年年底开始,湖南省对洞庭湖区234家小造纸厂全部实施关停,目前洞庭湖水质已上升到地表水三类标准。 与此同时,和谐湖南建设顺利推进。2007年1至5月,湖南全省新增就业人口3014万,援助19993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实现了一人就业,在中部地区率先消除了零就业家庭;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81万人;新建城镇廉租房6.8万平方米;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4709.13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94.0%。 刘国湘认为,统计数字的变化可以说明思路转变带来的新变化。“新的发展思路不仅注重经济总量的扩张,更将注重经济运行的质量、民生就业和环境资源保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