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助推新农村腾飞
    2007-07-20    本报记者:姜雪城 马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宁夏农村生产第一线,时下正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科技服务群体——1094名科技特派员,他们投身农村,与农民群众结成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开拓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路子,在宁夏通过行政、市场和社会“三线推进”的模式下,建起了科技服务农业的长效机制。
  伴随着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开展,近年宁夏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模式:科技特派员提供生产技术和销售信息,农民在不丧失承包权的前提下以土地、劳动力等入股,收益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成,有效地实现一家一户生产方式下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科技特派员带着技术、项目、资金等与农民群众、专业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是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顺利推进的核心,也是创业行动的长效机制,”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说。
  农民胡满成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运用牛特派员的技术种植灵武长红枣,一亩地种植110棵枣树计算,年均产值可以达到3000多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而牛永江有偿提供灵武长红枣的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信息,从有收益之年起,每年仅科技服务一项就可获利1.5万元,而且各种利润还将随着枣树总效益的提高不断地攀升。
  为盘活既有的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宁夏实行“三保两优先”政策,消除后顾之忧,即保证国家干部身份,编制、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岗位不变,在晋升职务、职称评优选先上优先考虑。同时,将工作业绩与个人利益紧紧挂钩。近年来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累计推广新技术554项,引进新品种1100个,大大提高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土地的产出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民的科技素质不断提升,将传统农业的“苦干”变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劳动成本和投入较低的“巧活”。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宁夏现行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绝非政府部门的独角戏,坚持市场导向,行政、市场和社会三线推进,才是这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独到之处。
  作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社会这条线,宁夏科技创业协会通过一网(宁夏大众科技网)、一校(农民讲习所)、两库(项目库、人才库),大力配合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科技特派员创业基金会建立两级担保基金,通过市场运作为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作为市场这条线,金融单位积极参与创业行动。宁夏农村信用联社为部分授信科技特派员发放金、银、铜“三卡”,无须抵押和担保便可分别获得10万元、8万元和6万元的贷款;对规模较大的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开辟“绿色金融通道”,给予贴息。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宁夏科技特派员个人累计投入创业资金2.6亿元,其中获得金融贷款1.4亿元。
  据宁夏科技厅统计,在过去的近5年间,宁夏总共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512个,辐射带动20多万农户,有100多万人受益。2006年科技特派员获利3300多万元,而他们服务的园区和基地内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达到15%以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