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奖代补”破解农村公路建设难题
    2007-07-20    本报记者:周健伟 罗博    来源:经济参考报

  长期以来,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出门缺路、有路缺车”,农民出行难、乘车难的矛盾突出。针对农村公路建设欠账多、资金匮乏等难题,宁夏通过“以奖代补”替代原来的政府包干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修路的积极性,3年间投入1.4亿元奖励资金推动地方建成农村公路1257公里,仅相当于过去全额补贴的四分之一。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不仅让宁夏全区89%的行政村通了公交车,而且促进了城乡和谐发展。

“以奖代补”变政府包干为“奖勤罚懒”

  2004年,宁夏开始实行农村公路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具体做法是农村各行政村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将能够反映广大农民意愿,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公路建设方案拿出来,然后由农民义务投工投劳拉土石、垫路基,县乡政府筹资修路铺路,宁夏交通厅对检查合格的公路给予每公里8万至10万元的奖励作为补贴。
  最早实行“以奖代补”试点的是宁夏平罗县宝丰镇镇关村,2001年该村被国家农业部指定为鲜活农产品基地,但由于出镇公路不畅,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发育。2004年以来,宝丰镇利用“以奖代补”政策,围绕牛羊交易市场修通了4条7米宽、总长50多公里的油路。2006年,宝丰镇牛羊交易量达到30万只,交易额1.2亿元,比修路前的2004年翻了一番。
  新渠村党支部书记杨玉平告诉记者,现在全村上下都意识到公路对于致富发家的重要性,为了争取“以奖代补”资金,全村村民一年前就自发投工投劳把路基垫好了,就等着政府拨款铺路了。
  宁夏交通厅厅长周舒说,以奖代补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奖勤罚懒”,即项目实施好的县区,优先安排增加下一年度的计划,反之则消减计划和资金补贴。这样就改变了过去地方政府被动的等待交通部门拨款修路的局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以奖代补”急需完善后推广

  周舒说,“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最重要的是要有资金作为支撑,但现在每公路8-10万的奖励资金基本都是交通厅自筹,而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宁夏目前急需修建的农村公路有上万公里,其他大省区的农村公路数量更多,因此“以奖代补”政策的推行急需国家支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