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农机补贴,补贴比例为购机价格的15%至30%。目前,全自治区各类农业机械达到37万台。 本报记者:李紫恒
摄 | 本报讯
宁夏通过用积极的劳务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健康发展,使一个总人口600万,且1/3人口具有特殊风俗习惯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连续3年实现农业人口的1/6、农村劳动力的1/3转移就业。
启示一:成功地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宁夏是我国人口较少、面积较小的省区之一。其中回族人口200多万,占全区人口的35%。由于占据一半以上人口的南部山区号称“苦甲天下”,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是发展劳务经济的重点地区,也是回族人口的集聚区。2006年,南部山区的西吉、海原和彭阳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在1800元左右。由于回族人口有特殊的生活习俗,其中饮食习惯对外出就业不利。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习俗,宁夏采取了一系列变被动为主动的输出措施,重点开辟和扩大新疆、内蒙古等劳务输出市场。这些省份许多地方与宁夏生活习惯和气候条件相近,劳动力缺乏,对劳动力岗位技能要求也不太高,很容易为回族农村劳动力接受。据统计,宁夏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近两年在新疆建立的吸纳务工人员多、用工较稳定的务工基地已经达到30多个。每年在新疆季节性务工的劳动力在5万人左右。 为了巩固和扩大有文化的青年劳动力向东南沿海输出,宁夏将回族务工人员集中输出到一个或几个相距不远的企业务工,集中办清真灶,解决了回族务工人员的生活难题,促进了青年回族农民向东南沿海劳务市场的输出就业。如今,作为闽宁互帮互学对口扶贫协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宁夏共向福建各类用工企业组织输送劳务人员5万余人(次),目前稳定在福建的宁夏务工人员达3.5万人。 同时,宁夏还积极发展回族劳务品牌。历史上回族有送子女进入清真寺学习阿拉伯经文的传统,如今非学龄儿童的青少年在清真寺、经学院以及阿语学校的青年达到数千人。加上回族极为讲究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烹饪文化独树一帜,宁夏在技能培训中注重因势利导培养阿语翻译和回族清真厨师品牌。目前仅吴忠市就有千余名阿语人才到国外和沿海地区成功创业,其中仅在浙江义乌从事阿语翻译的吴忠人就达700多人,这些人的月收入低的月收入两、三千元,高的达上万元。现在,宁夏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阿语人才输出地,清真厨师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启示二:三管齐下促使劳务经济实现三大突破
宁夏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马清贵说,进入新世纪,自治区党委、政府针对山区农民增收困难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来抓”的战略指导思想。山区各级党委、政府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真抓实干等三方面强力推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宁夏劳务经济步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三大突破。 一是劳务输出规模上取得了突破。2002年全区劳务输出为45万人次,到2004年底,全区共输出58万人次,劳务输出规模增长了29%,山区基本实现了户均输出一人。预计2007年劳务输出人数已经突破70万人。 二是劳务输出质量上取得了突破。记者了解到,宁夏组织输出的稳定率提高了,2002年宁夏在外务工稳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仅有18万人,2006年则上升到30多万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宁夏从事专业技能工作的外出务工人员已接近整个输出人员的20%。 三是劳务收入上取得了突破。2006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其中30%以上来自劳务经济。当年,宁夏劳务总收入超过30亿元,预计今年宁夏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来的现金收入将达到破记录的25亿元,总收入将超过35亿元。更重要的是,随着劳务输出规模逐步扩大,农民不仅挣了票子、换了脑子,也锻炼培养了一批见过世面的“能人”和回乡创业的“小老板”。
启示三:多措并举促劳务产业“跨越式”发展
自治区副主席郑小明说,现在宁夏农村劳务输出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没有一项产业在农村有这么多人参与,山区户均超过1人;没有一项产业对农民收入有这么大的贡献,达1/3以上;没有一项产业在山区从领导到群众认识这么统一。正如老百姓所说,劳务输出已成他们增收致富的“铁秆庄稼”。 记者了解到,宁夏首先在就业问题上已经制订出与国家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相对应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为广大农村劳动力进入竞争性的劳务输出市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区内外非农部门的就业岗位,达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减轻生态压力等目的。 其次,宁夏还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提供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并针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较低以及很多人是初次外出就业的特点,实施了“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等,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第三,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建立了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自治区在财力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挤出部分资金大力支持劳务经济的发展。2003年自治区区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劳务输出专项经费,到2005年自治区把劳务经济确定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之后,自治区发展劳务产业的专项经费又增加到2500万元。 郑小明说,2005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就决定把劳务经济作为自治区一个新型的主导产业来发展,树立大劳务的观念,以发展产业的模式来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同时还确定了宁夏劳务产业发展的初步目标,到2008年力争使宁夏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达到80万人,年劳务总收入达到40亿元,劳务人员人均收入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