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7-18 本报记者:杨维成 刘健 程正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近日,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易小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重庆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一圈两翼”、加强区域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决策,推动重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方方面面大量工作,而提升重庆城市核心竞争力,就是其中重要的抓手。 直辖10年,重庆市综合实力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城市竞争力也显现出了飞速发展势头。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2002年,重庆处于倒数第九位,2004年,在281个参评城市中,重庆排第12位,名列西部城市第一。总体来看,重庆在全国城市竞争力中的排位不断靠前,在产业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城市品牌、综合经济中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在城市推销、发展规划、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等方面都较有成效;区位竞争力有明显的优势;经济体系内各种关系比较协调,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并有一定产业聚集基础;科技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较强;基础设施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资本竞争力逐步增强,金融机构数量较多,资本数量指数较好;文化竞争力突出,市民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取向,有勤奋进取的创业精神,兼具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诚信交往操守。 但是,与我国其他城市相比,重庆市在城市核心竞争力方面需要进行以下提升:制度竞争力较弱,科技转化能力和教育投入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还未形成规模,国际联系较低、开放竞争力亟待提高,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不够普及,管理人员的知识与经验有待提高。因此,当前重庆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推进政府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重庆应抓住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契机,大胆进行政府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建立高效、透明、服务性政府,建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制度环境,建立规范政府、特别是规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制度,规范政府的行为。 二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重庆已形成汽车、摩托车等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区域上过于分散、开发面积过于庞大、产业同构性大、与当地经济关联度弱化、缺乏专门而高级的企业服务业等问题。因此,重庆在近阶段应重点发展壮大汽摩、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实行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的政策。 三是推进以都市区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重庆在推进以都市区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中,首先应突出都市区为核心的城市功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并使其高级化;其次,加大万州等次中心城市的建设力度,形成区域性的城市群;同时,对于中小城市,应推动它们加速发展成为规模优化的城市。 四是推进实施大开放大创新战略。首先,应加快建立有利于实施大开放大创新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涉外经济管理新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其次,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型城市建设;同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五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和人文精神弘扬。重庆应着眼于建设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文化中心,在继承巴渝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加快”和“率先”发展的需要,着力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