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般的崛起
    2007-07-18    本报记者:杨维成 刘健 程正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丽的重庆市万州区城市面貌。
繁忙的万州集装箱码头。

  10年前,当年轻的直辖市重庆走上改革发展的新舞台时,人们用“大、小、重、难”四个字形容重庆——面积大,京津沪加起来,还不到重庆的一半;经济总量小,地区生产总值仅1000多亿元;历史包袱重,工业企业七成亏损,环境欠账处处可见;百万移民难,366万贫困人口脱贫难。
  直辖10年,重庆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两倍,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九倍多,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上增加一倍多,百万移民基本完成,贫困人口减少300多万。

10年负重攻坚:“重庆板块”悄然隆起

  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负重攻坚,在国企扭亏脱困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把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重庆是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直辖之初,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结构性矛盾突出,亏损面达到70%。10年来,老工业基地重庆负重攻坚、矢志不渝地实施国有企业和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兼并破产淘汰一批,从源头上控制亏损;实施债转股搞活一批,实现扭亏转盈;企业改造脱困一批,增强整体赢利能力,使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6年底,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5亿元,产业竞争力跻身全国第六位。
  西南铝业集团,重庆市一家具有4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七年前还在亏损,2006年却成为中国铝业第一家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企业。近几年,西南铝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提供了10多个品种、60余种规格的高精铝材。
  走过145年风雨历程的长安汽车集团,直辖之初,汽车年产量仅7.8万辆,销售收入27亿元;2006年,汽车产量超过7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跻身中国汽车行业前四强,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代表。目前,重庆以长安、嘉陵、力帆等为代表的汽车、摩托车产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产品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但由此带来的是,重庆工业是汽车、摩托车一业独大,最高时期汽车、摩托车的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3。于是,重庆在国企扭亏脱困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现在,除汽车、摩托车外,重庆铝材、内燃机、仪器仪表、重载汽车齿轮、齿轮箱、轴承、变压器、滚齿机床等产品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市开始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新型产业体系。而且,通过改造重组,重庆453户大中型企业集团的资产总额占到全市工业的75%。
  然而,隆起的“重庆板块”并不仅限于工业。“八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一小时经济圈”……重庆直辖以来,这些频频出现的“热词”,都与交通业有关。8.2万平方公里的重庆山峦起伏,江河纵横,10年前从最边远的区县到主城需要两天时间。直辖后,重庆交通建设先后四次提速,将“二环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规划整体提前10年。到今年底,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是直辖前的10倍,最远的区县城口乘车到主城的时间也在八小时之内。
  重庆还是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西部惟一特大城市,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庆库区航道通行船舶由原来的1000吨级提高到5000吨级,低廉的水运成本和巨大的运输容量使重庆水运业成为全市运输业中当之无愧的“老大”。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也于2006年底跃居全国十大机场之列。重庆市交委主任丁纯说,重庆已经由中西部“总塞点”变成了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西部最大交通枢纽。
  “努力把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这是党中央的殷切希望,也是重庆市的雄心壮志。”重庆市长王鸿举说,过去10年,重庆已基本建成长江上游通讯枢纽和信息中心,基础设施人均容量、分布密度和综合服务能力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商业、商务和现代物流辐射功能竞争优势突出;搭建起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框架,金融市场已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集聚力。目前,重庆第三产业已经与第二产业并驾齐驱,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调,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功能正在凸显。

    重庆车展上,长安汽车展示的一款自主研发的概念车。

美丽的重庆朝天门夜景。
摄影/本报记者:刘潺
10年开拓创新:“重庆起飞”平台搭就

  重庆市创造性地建成八大投融资平台,搭建起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平台,搭建起以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
  “从注册资金10亿元到资产规模超过150亿元,重庆渝富模式已成为全国各地国企改制重组的参考样本。”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渝富公司成立三周年时算了一笔账:短短三年,渝富公司共处置银企间不良债务近200亿元,为重庆市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重组提供周转资金100多亿元,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四家大企业也因渝富公司的介入而起死回生。2005年,世界银行在其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评价: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可能成为一个颇具价值的样板,渝富模式可以为中国东北很多破产国有企业的重组、关闭和转型提供借鉴。
  2004年,渝富公司以22亿元的折扣价格购得了667家当地企业欠中国工商银行的107亿元的债务。通过整体打包处置和进行债务重组,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不良贷款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重庆市的一批企业重获新生。渝富公司董事长何智亚说,三年来,重庆渝富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三大主要职能:一是打包处置国有企业不良债务和资产重组;二是承担国有企业破产、环保搬迁和“退二进三”的资金托底周转;三是对地方金融和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投资、控股,最终目标是成为重庆地方金融控股平台。
  对于处在经济起飞阶段的重庆,仅有渝富公司一个投融资平台远远不够。于是,重庆市创造性地将历年形成的国有资本、国家对重庆的国债资金、政府的土地储备以及各种规费注入水务、城投等八大集团,从而建成八大投融资平台。黄奇帆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的要求建立的八大投融资平台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产业集团,由于重庆市政府赋予了它们投融资功能,从而实现了由单一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转型,保证了重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改变了重庆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改善了重庆金融生态环境,提高了资金聚集效应。
  10年来,重庆市还搭建起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平台。直辖前,重庆的管理层次为“省、地(市)、区县、区公所(区公委)、乡镇”五级;直辖后,通过两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重庆的管理层次减少到“市、区县、乡镇”三级,实现了行政管理的“扁平化”。同时,重庆重新界定政府的权限和责任,推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将涉及民政、建设、国土资源、房管等共1400余项工作分别移交给相应的行业组织或事业单位承担。
  重庆市编办主任李玉琴说,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重庆市级党政机构调整到60个左右,区县党政机构平均设置34个,乡镇机构平均设置四至五个;市级党政机关精简人员10%,区县和乡镇机关精简人员20%。10年间全市减少行政成本100多亿元,构建起“低成本”的高效政府。
  为了使老工业基地尽快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启动建设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搭建起以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10年来,重庆市取得了一批如家蚕基因框架图谱、超声聚焦刀等具有世界水平的标志性科技成果。而在10年前,重庆市的整体科技实力排在全国最末梯队。
  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说,目前重庆市政府投入产出比、企业新产品产值率、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三项重要指标已位居全国前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居西部首位,技术交易额连续七年西部第一;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是国内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的省区市之一。但重庆人并未因此而陶醉。“我们需要的自主创新成果,是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仅仅用实验室、论文、专利局里成果的多少来判断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如是说,重庆企业也是这样做的。长安集团如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微型汽车研发体系,具备了除底盘以外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汽车全部设计制造能力,新产品产值率达到65%,平均每天申请专利两件。

10年自强不息:“重庆精神”成就梦想

  重庆人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成就了重庆人的创业梦想。
  1995年,一个叫严琦的重庆姑娘开了一家只有五张桌子的小饭馆——陶然居。经过10多年艰辛努力,“陶然居”已成为中国赫赫有名的餐饮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拥有73家连锁店,年营业额达10亿元。严琦说:“我的前脚跨出这道起跑线,后脚就不会再收回来。”质朴而坚定的话语透出重庆人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也成就了重庆人的创业梦想。
  10年前,当嘉陵、建设这两大军转民国企在中国摩托车市场叱咤风云时,隆鑫、力帆、宗申等摩托车民企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如今,以这五大企业为主力的重庆“摩帮”在全国十大摩托车企业中占据“半壁江山”。尹明善,全国摩托车出口最多的企业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54岁下海创业造摩托车,67岁又出人意料地造出了汽车。如今,力帆集团发展成为融摩托车生产销售、汽车制造、足球产业、金融证券、房地产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长安集团前总裁尹家绪早在长安与美国福特汽车签定合资合同时,就坚持加上“允许长安自主创新开发汽车”的条款,如今除蒙迪欧、福克斯等合资品牌走红全国,民族自主品牌长安之星、长安奔奔等微型汽车销售总量在全国排在首位。
  郭家富,这位来自重庆江津区的农民企业家,从洗脚工做起,一步步建立起我国洗脚业的“富侨王国”。他在全国开的300多家“家富富侨”洗脚店,成就了他的创业梦想,也为来自重庆农村的近三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勿使百姓伤心,力求百姓舒心”,重庆领导人这种执政理念,让重庆人在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里又注入了“上下齐心、和衷共济”的精神元素。2006年,重庆遭遇百年不遇大旱。面对危机,重庆首先限制工业企业用电,保障群众电力需求。对于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态度鲜明:“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GDP远不及人的生命重要。”此言一出,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大家众志成城,最终夺取了抗旱救灾的胜利。
  在刚刚结束的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上,重庆市委书记汪洋感慨地说,直辖10年的奋斗历程,是一部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拼搏史,是一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史,是一部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创业史。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表达了重庆人的共鸣:凤凰涅槃,精彩重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