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理财品实为证券基金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若证券市场出现波折,将造成理财产品严重亏损
    2007-06-11    王立嘉、杨曼    来源:市场报
  近年来,中国股市的火爆顺道也带火了理财市场。随着股市风险的加剧,银行的理财业务更加成为许多普通投资者的首选。而上周六,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上海表示:在当前国内证券市场发展趋势比较好的情况下,理财市场的许多矛盾却被掩盖了。这些问题现在可能看不出来,可一旦证券市场出现波折,造成理财产品严重亏损,这些隐患就可能暴露。
  吴晓灵是在出席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经济论坛时作出如上表示的。她指出,理财市场是未来金融业综合经营的交集,也是未来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监管法规、监管理念、从业人员理念、客户理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认识不一致、亟需提高的地方。其中,同一法律关系的金融业务应按统一的标准进行监管。按照目前国内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都针对自己机构对同一理财业务进行监管,结果造成进入门槛、基金托管、费用、规模、营销限制、收益分配、信息披露等规定不一,既造成金融机构间不公平竞争,又造成投资人概念的混乱。同时由于监管理念的不同,有可能阻碍金融创新、也可能放松金融监管。
  在“大牛市”的背景下,股票挂钩产品从去年开始已经表现出收益率上的优势,然而正因如此,一旦股市有了风吹草动,这些产品的风险也会相应加大。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机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曾表示,从去年开始,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股票挂钩产品的收益远远高于其他产品,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与汇率和利率挂钩产品超额收益是负值,也就是说,买这些产品的收益甚至不如把钱存在银行。
  吴晓灵认为,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应当向投资者全面介绍潜在风险,改善投资基金运作相关信息披露。吴晓灵警告,多数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较大,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证券,因此,这类理财产品本质上是证券基金,但这部分产品的信息披露不如公募基金透明度高。若资本市场陷入低迷,则理财产品可能遭受损失,在投资者不了解潜在风险的情况下,这将影响到社会稳定。
  吴晓灵还补充建议,资金低于人民币100万元的投资者最好进行银行储蓄或购买国债,不应将1/3以上的资金投入证券市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