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明天,将有一场堪称“史上最大”的统一考试,在中国大陆各地同时开始,据称将有1000万考生,几乎同时进入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考点。为了竞争有限的教育机会,1000万人同时挥汗奋笔,堪称奇观。如果吉尼斯纪录设立相关项目,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年复一年地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
就在这一最新纪录诞生的同时,今年还是恢复高考30周年的“大庆”,几乎所有媒体都开辟专栏、专版、专题,对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历史性事件,做出各自不同的回忆、追思和总结。不同领域的名家、名人、明星,也被请出来进行诸如“高考改变命运”之类的追忆。3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弊端,也在这样的回顾中得到梳理和总结。
于是,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相遇,交织出一幅色彩斑斓、花样繁复的图景。一方面,是1000万考生和至少2000万家长,心无旁骛地全力以赴,力争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胜出;另一方面,则是随着高考形式的日益完善和成熟,却也同步地陷于僵化和霸道。一个为了公平、高效地遴选人才而设计的制度,却演化为通往高等教育的“独木桥”,且有愈来愈险峻、崎岖之势。同时,由于其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上的高度垄断性,高考也成为对上下游教育发展最具权威和影响的“指挥棒”,以致大有高考形式不变,整体教育改革便无从措手的态势。在一定意义上,从现行的高考制度及其发展趋向上,确实不难看出中国科举制度从公平高效,走向僵化陈腐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对统一高考制度提出批评、质疑,其实毫不意外。
而且有趣的是,所有有资格、有能力对高考制度提出批评的人,几乎都是当年从统一高考这架“独木桥”上挤过来的获益者。与面对同一只杯子,乐观者看到“半满”,悲观者看到“半空”一样,赞同者会从上述现象中,看到现行教育制度遴选、培养人才方面的成功,批评者却可能从中看出高考和在其指挥下的教育制度,对教育资源的绝对垄断和对多元教育模式及成才途径的扼杀。一方面,恢复高考30年以来的教育实践,培养了活跃在社会各界“台面”上的绝大多数英才,足以令现行教育体制为傲,但在另一方面,必然有许多具有潜力的人才,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能通过高考这一唯一通道,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现行的高考制度、教育制度,就是以这样一种利弊参半,且利弊同样鲜明的形象,延续了30年之久,而且还将继续延续。
除少数各居一端的极端者之外,绝大多数人对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都有深刻的认识,并可能做出同样激烈的批判。唯一的不同,在于以何种方式和速度,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而对于一个每年牵涉数百上千万人的命运的制度,任何改革,都不得不万分慎重且必然时刻面临公众的审视和质疑。应该承认,在统一高考之外设置的文艺、体育等特长加分制度,和允许部分学校试行的“自主招生”,都是试图改变统一高考日渐僵化局面的努力,但前者已经被迅速异化为考场之外的另外一场“战争”,且充满更多非智力也非素质的“潜规则”竞争,后者则从一开始就被指有暗箱操作、有违公平。于是我们面对的是这样的尖锐矛盾,一方面是“高考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的呼声,而另外的声音实际上是在要求高考继续沿着机械、僵化的方向走向极端,以维系至少还看得见的形式公平。
因此,高考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不可能有既天翻地覆又能得到公众普遍支持认可的整体性方案,而只能是一个在公平与效率、公众心理与教育规律之间不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平衡的渐变过程。譬如,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并逐步探索出一套与统一高考同样可以保证公平,并取信于公众的自主招生制度,或许就是这一改革进程最现实的起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