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已经在华盛顿成功举行。在对话中,吴仪副总理强调:绝对不能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笔者以为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有三层意思。
第一,不将与经贸关系无关的因素牵扯到经贸问题中来,不神经过敏地解读一些经贸问题的所谓“政治含义”、“战略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美国有些人一直在煽动所谓“中国威胁论”。他们把任何事情都与“中国威胁论”挂起钩来,包括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在2000年国会辩论对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立法时,成立了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当今在美国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的主要代表。在这方面的最明显的例子是2005年中海油公司收购加州石油公司。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商业并购。但这个委员会以及一些国会议员却大做文章,在国会山掀起了一股恶浪,给两国关系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第二,以市场规律来对待经贸问题,而不要为经贸关系设置政治上的障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从1999年污蔑中国窃取美国技术的臭名昭著的《考克斯报告》发表以来,美国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一直限制十分严格,这种做法引起了美国企业的不满,他们一直在要求政府放松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因为这些技术不仅美国有,别的国家也有,美国不卖给中国,中国可以向日本、欧洲等别的国家买,美国拱手把这个市场让给了别的国家。现在情况有一些改善,西屋公司与中国关于提供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谈判已经结束。在今后20多年中,中国可能要建造20至30座核电站,如果美国能向中国多提供一些核反应堆,对平衡中美贸易肯定是有帮助的。
第三,党派斗争是美国的一个常态,在野党总在利用一切机会与执政党进行斗争,当白宫与国会由两党分别掌控的时候尤其如此。中美关系曾经是两党斗争的一个政治足球。去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后,国会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上升。此次对话前夕,国会中就曾闹得不亦乐乎,有议员甚至异想天开地提出议案,要中国人民币升值40%。现在这些议员没有达到目的,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明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有可能被政治化,成为选举中的一个争议问题。
尽管美国国内有一种把两国经贸问题政治化的趋势,但两国的经贸关系是一种互利双赢的关系,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经过两国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关系一定会克服困难,进一步向前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