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跳跃式转移模式 政府干预农村劳动力转移
    2007-05-14        来源:北京劳动就业报

    日本是一个山地多、耕地少、土地贫瘠、资源缺乏,但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1947年,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54.2%,属于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国家。二战后,日本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使其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模式。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和《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规定在10年内要将农村中农户总数的60%转移到非农领域。由国家贴息向农户提供长期贷款,促使农业现代化,改变原有农业结构。这一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使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60年的37.1%下降到1970年的25.6%。 1971年,日本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在政府指导下,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并制定了一项国家和地区相结合的指导性的发展计划,规定从1971—1975年,在城市郊区建立销售总额为90000亿日元的各类工业区,吸纳100万人就业,其中,60%来自农村。到1975年8月,全国有813个城镇实施了这项计划,已建成机电、金属加工、运输机械等各类工厂686家,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其中,半数左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到1977年日本农村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2%。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