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5月11日,一条“重大新闻”出炉。国内部分媒体包括新闻网站,报道“社科院报告称两年后我国劳动力将出现短缺”。该报道称“社科院昨天发布报告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国正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 这是真的么?其权威性何在?阅读这条“重大新闻”,早报评论员的第一反应是困惑和惊讶。 查阅新闻来源及相关背景资料,早报评论员认为,某些抢发该新闻的媒体有误导舆论、戏弄读者之嫌,而众新闻网站不分青红皂白抢挂这条“重大新闻”,至少说明值班编辑在选稿时不够严谨。 首先,这份报告并非社科院的报告,而是该院下属的“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的个人学术报告。今年是社科院建院30周年,该院推出一系列院庆活动,其中包括举办系列学术讲座,蔡昉的个人报告属于系列学术讲座中的一场。尽管蔡昉供职于社科院,且系国内研究劳动经济的主要学者之一,但常识所见,蔡昉的报告只阐述个人的学术研究观点,属一家之言。 众所周知,社科院是官方权威学术研究机构,也是为中央重大政经决策提供咨询的主要智库。由此,社科院若以本院名义发布重大研究结论,不光一向持严谨态度,而且发布程序上相当严肃。仅据此,采访蔡昉学术讲座的媒体,硬将蔡昉的个人观点等同于社科院观点,不排除哗众取宠之嫌。 互联网时代,新闻的扩散效应成百倍放大。如何客观准确传播新闻,对记者、媒体和新闻网站来讲,对内事涉职业操守,对外有个社会责任担当,这中间没有“擦边球”可打———根本就不该打“擦边球”。 机构报告和个人学术报告虽说都叫“报告”,但却有本质区别。何为机构报告?人们不妨看最新实例:就在蔡昉报告被媒体混淆为社科院报告的同一天,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2007版《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这才是一份典型的机构报告。作为IMD的年度研究成果,该报告严谨地提出:中国内地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第18位升至第15位,大规模出口、外商投资、劳动力优势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队伍的出现,是竞争力排名逐年上扬的主要动力。 关于国内劳动力是否会在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假定IMD的报告仍不够权威,那么,2006年11月,由国务院批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2006年-201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国内劳动力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状况”的结论,当具备足够权威性。 该“纲要”第一条就开门见山地坦陈: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到2010年,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而同期需安排就业的新增劳动力却有5000万个左右。不仅如此,今年3月13日,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现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再次直言:“‘十一五’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难以改观,今后几年,每年就业岗位缺口都在1200万左右。”依据上述权威官方数据,再比对所谓的“社科院报告”,公众究竟该信谁,答案不言自明。 直言不讳地批评上述“重大新闻”的不严谨,只想提醒同行们,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的今天,国内任何事涉重大问题的新闻报道若与事实不符,常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譬如轻率断言“2009年中国劳动力将供不应求,导致劳工工资大幅提高”,不光让国内普通劳动者吃“空心汤圆”,还可能引发国际投资者改变或转移对我国的既定资本投入。果真如此,究竟对谁有利呢?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顺利转型,国内媒体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早报及所有的同行,当为此付出更多努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