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短缺”:实质仍是权利短缺
    2007-05-12    作者:张贵峰    来源:解放日报
  “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
  读到上述新闻,想起了此前另一份预测劳动力走势的文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劳动发展规划纲要》预测,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缺口1000万;因此,“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
  两份预测显然存在矛盾,究竟孰对孰错呢?笔者的看法是,站在不同角度,其实都不错。两者对“劳动力”的分析,前者着重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后者是“全国劳动力总量”。此不同意味着,“劳动力短缺”预测,主要针对的是“廉价劳动力”意义上的或者说结构失衡条件下的短缺。“廉价”当然就是工资、福利以及劳动保障水平的低廉,而相应的“劳动”,众所周知,则是那些以“粗、笨、累”为特色,一般劳动力不愿也不屑为的辛苦劳动(否则,“民工荒”何以会与就业难并存)。
  可见,以“农村剩余”为表征的劳动力短缺,实质是一种权利配置导致的结构性短缺:比如,平等博弈或争取更有利劳动待遇权利的短缺。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昨天媒体上的一则新闻:上海市规定:“一线职工未增加工资的,经营者工资也不能增加”———政府能出台这样的规定当然是好事,但反过来也证明了一个尴尬现实:当前“一线职工”实际是缺乏工资上的要价能力和权利的。
  进一步看,此种权利短缺还有许多内容,如平等教育、自由迁徙、医疗健康等等权利。以教育权为例,作为一种确保社会起点公平、社会成员通畅流动上升的元权利,教育权对于改善和提升劳动力内在素质和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当前的现实却是,以农村剩余为代表的大量普通社会劳动力,并没有充分获得这样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出现短缺,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对于企业而言,这有助于他们珍惜和善用劳动力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对于政府,其价值在于警示了这样的道理:过分依赖廉价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不可持续、低素质的,而维护这样的劳动力和谐,不能只是供求数量平衡上的,更应该是内在结构———社会权利配置均衡意义上的。
  近日,著名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0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竞争力排名第15位,首次超过了中国台湾地区。
  这让人想起去年的一条新闻: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去年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国的排名从前年的第48位降到第54位,掉在排名上升、位列第43名的印度之后。
  一前一后两个评估,何以有如此大的差异?国内媒体一篇报道揭示了个中“奥秘”:瑞士洛桑评估主要依据统计数据,相对“比较客观”;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估主要依据问卷调查,“硬数据指标”所占比重不足三分之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只看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排名评估,为之沾沾自喜,而对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估心存块垒,不屑一顾呢?回答,应该是否定的。这不但因为,任何排名,无论依据多么严密,要做到完全客观是不可能的,更因为,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拥有包括全球1000多家顶级公司成员,是世界公认的权威性机构。其“主观反映”,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揭示了统计数据无法描述的竞争力软实力。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中国在中学和高等教育上的入学率按照国际标准仍然很低。体制环境中各个组成部分仍需进一步改善,同时也要保护司法独立性。”中国名次降低“主要是因为腐败、买方成熟度的评估水平低,以及对劳资关系的担心”。这样的解释,虽不尽符合我们的自我认定,但多少点中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问题。以导致排名降低的首要原因腐败来说,腐败对竞争力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官员的腐败,导致经济决策失误;教育腐败导致人才和劳动力水平降低;商业贿赂使市场经济秩序、公正公平原则遭到破坏;学术腐败降低了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削弱经济发展的后劲。
  中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时期,也处于一个经济与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面对不同排名,中国需要保持一份清醒:不为一时“排名”所累,要通过这样的“排名”,看清差距,找准定位,摸准努力的方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