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阻碍市场化
《电力监管年度报告》:“两大电网公司寡头垄断。”
    2007-04-11    朱悦华    来源:市场报

  近日,国家电监会发布了长达3.2万多字的国内首份《电力监管年度报告 (2006)》。该报告认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两家公司约占全国县级售电量的89%;输电环节中,两家分别占到全国超高压电网的80%和 20%。在电网环节,“两大电网公司寡头垄断,约占县级售电量的89%。”

寡头垄断供电环节

  针对报告中指出的“两大电网公司寡头垄断”问题,记者采访了能源专家、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先生。
  韩晓平说:“寡头垄断是事实,只是过去没有人敢说出来。”他分析了高度垄断造成的危害:“垄断对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都造成了很大的阻力。”“现在,有很多新型的能源,如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等,以及节能服务和需求管理等机制,大家都知道这些项目和机制节能又环保,于国于民有利,但就是难以推广,主要阻力来自电网的高度垄断,寡头垄断把自己企业的利益置于国家的公共利益之上了。”他说,在市场化进程中所有国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过于强大的电网公司不利于市场化进程。
  在垄断的局面下,报告还指出了当前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供电领域存在的问题。如供电质量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公布的供电可靠率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甚至发布虚假数据。在东北地区,被检查的 41家供电企业与农电企业中,有13家数据存在问题,占被检查企业的31%。此外,电价与收费执行不规范。部分供电企业在对用户设备代维护、代维修和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中随意收费。有的供电企业擅自代保险公司收保险费转嫁电力故障损失。还有个别供电企业自行对城镇住宅安装远传水表、防盗门等用电设施收取费用。

高度垄断却没垄断利润

  《报告》还指出,电力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问题较为突出,主要电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1/3。输配电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厂网分开后,电网建设速度虽然加快,但相当长时间内仍存在有电输不出的“卡脖子”现象。2004年在全国最缺电的时候,湖北竟爆出一个令很多人不可思议的“新闻”——恩施州每年3亿度电无法送出憋死。
  韩晓平分析说:“现在发电端放开了,但供电端还在继续垄断,电网建设跟不上,电网公司的利润很低,没有竞争就没有利润,高度垄断却没有垄断利润。上面所说的这些现象都说明电网公司企业治理机制和企业文化出现了严重问题,必须尽快尽早解决。否则,电力体制的改革很难突破,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很难解决。”

“特高压”涉嫌新垄断?

  2006年8月19日,从山西长治到湖北荆门,一条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试验线路正在建设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但在有关专家层面争论已经如火如荼。以该试验工程为起点,国家电网公司未来15年内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动态投资)的特高压电网建设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投资规模相当于4个三峡工程, 6个京沪高铁,相当于13亿中国人每人投资615元。
  在回答要不要建设特高压电网这一敏感问题时,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显得态度谨慎。他说,建设什么样的电网应该根据经济发展和需求来决定。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建设高等级的电网就是浪费。目前我国发电装机为美国的1/2,但超高压电网总规模已经接近美国。500千伏的超高压电网输电能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根据电力专家杨名舟统计,去年上半年中国跨区之间电网互送不到总发电量的2.8%。
  对此,韩晓平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有专家将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特高压形容为是一个“克隆霸王龙”的计划,为了给大家增加肉类供应,在既不清楚恐龙肉好不好吃,也不清楚我们有没有足够的饲料供养这些恐龙的前提下,就倾大家囊中之财去全面克隆霸王龙。即便是克隆大功告成,我们也要将现有的牛羊猪禽全拿出来供养这些霸王龙,而最终这些霸王龙的肉可能根本难以下咽。 
  有“电力斗士”之称的杨名舟上书国务院,直斥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实施的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涉嫌垄断。杨名舟说,如果全国性特高压电网获批,全国一张网最终形成,它便从体制上、技术上彻底堵死了区域电网公司的发展之路,并使得大一统垄断体制不可动摇。电力专家刘纪鹏认为,一定要把反行政性垄断放在电改的首位。电力公司的利润多少都是由发改委批出来的。

特高压网不是世界潮流

  韩晓平说,国务院领导多次要求,对“特高压”的应用一定要充分论证,并经过试验工程验证,但国家电网却到处要 “示范”。出于安全、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考虑,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没有被发达国家采用,由于美国加州大停电和2006年11月的欧洲大停电,工业化国家正在考虑逐步放弃大联网的电力系统。世界的潮流已经不再是发展“特高压”这种恐龙式的技术,数字化电网、分布式电力系统和分布式电网正在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代表了未来的技术方向,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