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民俗的守候
    2007-02-25    本报记者:殷丽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过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长盛不衰的民俗传统,从历史发展的痕迹看,不论哪朝哪代,也不论社会如何进步发展,“过年”这一民俗传统未曾改变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民俗传统才使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生生息息发展到今天。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民间早有过年的俗语流传:“腊八祭灶,大年来到,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一过腊月二十三祭灶俗称小年这天,家家都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河南农村就有“二十三过小年,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去买鸡,二十八贴花花”的说法。
  记者春节前在周口市看到,大街小巷车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都忙着买鞭炮、购对联、备年货,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浓厚气氛。
  大年三十下午,家家户户把去年的旧对联揭掉,重新张贴大红的新春联和门神,贴完春联后还要燃放鞭炮。车拥、人挤、买票难等诸多的不便,也难以阻挡数以千万计常年在外奔波工作人们的返乡热情。每逢“过年”,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也要赶回家与亲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合家共叙亲情。
  “除夕”夜,家家都要包饺子,水饺形似“元宝”,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年夜饭”自然少不了“鱼”,因为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
  除夕之夜,当零点的钟声敲响的刹那,“过年”的气氛被推向高潮。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一浪高过一浪。
  记者走出家门,抬头望去,整个城市的上空红彤彤,空气中的硝烟味越来越浓。
  其实,“过年”,对孩子来说是件既高兴又愉快的事,小孩不仅能穿新衣,戴新帽,还可以收到长辈们发的“压岁钱”。
  大年初一,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周口市淮阳县人始祖伏羲长眠的圣地——太昊陵朝祖祭拜。农民求人祖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学生求人祖保佑金榜题名,商人求人祖保佑日进万斗,也有人求人祖保佑一生平安等。然后人们再买一些独具特色,形态各异,吹之能响的泥泥狗带回家中。
  有关民俗专家认为,中国的春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丰富内涵,蕴涵了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拥有深刻丰富的文化意义。春节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沉淀下厚重的“民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信仰,是一种真正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灵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