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田野志创业
    2007-01-27        来源:《人民日报》

  昔日,小岗村18颗鲜红指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帷幕让历史铭记。
  如今,3位大学生前来“扎根落户”,生产创业,又让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引起各方关注。3位新村民都是安徽科技学院四年级学生,唯一的男生王中华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而两位女生苗娟、周盘龙学的是微生物技术专业。
    小岗村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学生娃到村上当农民,一板一眼地种蘑菇,不简单”
  3位大学生,在小岗村的田野上放飞着自己的希望,燃烧着创业的激情……

缘起:实践教育萌发创业激情

  王中华、苗娟、周盘龙所在的安徽科技学院,一直注重通过系统的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他们在实习基地的大棚里,亲历菌种从牛粪、稻草中长成白花花的双孢菇的“神奇”。在了解了双孢菇市场的良好前景和效益后,年轻的大学生们萌发了创业的冲动。
  “一开始,我们只是想租借或者是建一个甚至是半个棚子试一试。”如今是3个大棚主人的王中华回忆创业经历时说。担任大学生实习指导老师的凤阳县委组织部干部张超得知大学生们的想法后,指出如果想创业就不能“试一试”,因为规模小,相对成本就高,效益也不可能体现。不久他给同学们带来好消息:凤阳县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择“大包干”发源地的小岗村等地作为试点,实行贴息贷款、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双孢菇栽培等种植业。

行动:激情化为艰辛劳动

  为给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平台,凤阳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在政策上向大学生倾斜。凡是发展双孢菇生产的大学生首先可以享受到财政贴息贷款:每新建一个标准棚,可向当地信用社申请期限至2010年12月底的1万元财政贴息贷款。政府还提供无偿补贴扶持资金:2006年,大学生每新建一个标准棚财政补贴6500元;2007年,新建一个标准棚补贴6000元;2008年,新建一个标准棚补贴5000元,每户可享有5个大棚的贴息贷款和无偿补贴资金。
  优惠的创业政策让3名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转化为行动。2006年5月,苗娟、周盘龙、王中华来到小岗村,成为小岗村学历最高的村民。很快,在小岗村党委的支持下,3人选中一块面积约6亩的土地,决定先搞9个大棚。
  农事不待人,一切都必须按季节进行,3位还没有完全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边学习,一边亲自跑落户、办贷款、忙租地。烈日炎炎下,雷雨大风中,3位大学生买料、搭棚、填土、堆肥、盖稻草、铺牛粪。一个暑假,他们变得又黑又瘦,尝到了什么是“万事开头难”,什么叫“创业的艰辛”。

收获:来自汗水和帮助

  三位年轻人的创业行动得到安徽科技学院的大力支持。学校委派中国菌物学会会员、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何华奇博士担任他们的指导老师,并对他们创业期间的请假和补课做出专门安排,以保证他们创业和学业得到兼顾。同时,安徽科技学院还把王中华、苗娟、周盘龙的双孢菇栽培列为学院“大学生计划”的实践性课题,予以资助。
  小岗村也给这些“外来户”以尽可能的照顾:安排免费住宿和吃饭的地方,免除建大棚土地的第一年租金。在办理好相关手续后,3位大学生拿到了县里提供的13万元贴息贷款和每个大棚6500元的补助。从去年7月份暑假一开始,就在小岗村建起大棚。为节约资金,他们采购和搬运建大棚所需的毛竹、砖块、稻草、牛粪,尽量自己动手。周盘龙抬砖时意外摔倒,胳膊骨折;苗娟的爸爸心疼女儿,忙完家里的活,便到女儿的工地做“帮手”。
  整整一个假期,9座大棚及其配套设施如期完工,一层层栽培架上长出白白嫩嫩的双孢菇。新学期,王中华、苗娟、周盘龙返校上课后,正值双孢菇生长的关键时期。为兼顾学业和创业,3位大学生一面抓紧学习,一面利用课余时间到小岗村照看大棚。10月31日,大棚里双孢菇第一次采摘出售了,企业上门的收购价是每公斤4.6元,到12月底,仅这一季菇收下来,苗娟的大棚产值就达到3.6万元,周盘龙为2.7万元,王中华为2.2万元。根据双孢菇的生长规律,春季菇的产值将更高。

效应:更多学生愿到小岗创业

  在校大学生创业农村的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做出批示,并委托有关负责同志到小岗村看望慰问。2006年11月10日,省长王金山来到小岗村看望他们,勉励他们为大学生创业做好表率。小岗村的村民们也在民主选举中对他们投上信任票,王中华、苗娟、周盘龙被选为小岗村村委会副主任。看到大学生们种双孢菇赚了钱,小岗村很多村民动心了,小岗村双孢菇大棚一下发展到35个,还不断有村民以及外地人想到小岗发展双孢菇大棚,安徽科技学院的同学也积极参加。在大学生们的推动下,小岗村相继成立双孢菇协会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王中华当选为理事长。
  “现在又有许多学生报名,打算到小岗扎根,自主创业。光在我这里报名的大学生就有40人,今年夏天他们就可以在这里建起自己的蘑菇大棚。”王中华介绍。为吸引更多青年人扎根农村创业,当地打算为更多大学生创业者建一座大楼,提供配套生活设施,让他们安心创业。
  凤阳县委宣传部马顺龙告诉记者,包括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10余所知名院校已经或正在决定,在凤阳小岗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创业基地。

  相关稿件
· 跨专业法学研究生面临的就业歧视 2007-04-23
· 六成低年级大学生就业观茫然 亟需职业生涯规划 2007-04-23
· 2006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5.6% 2007-04-19
· 就业促进法立法聚焦:大学生就业 2007-04-18
· 大学生就业难可否要求学校退赔学费 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