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金融海啸中的“中国机会”[图]
    2009-01-05    本报记者:肖思思    来源:经济参考报

  当长假被分解成若干个周末,当团聚被交通和加班费拆散成异地相思,当亲情被网络和电话异化成流动的数据,当我们早已经习惯用短信和电话替代问候,在这个金融危机的寒冬,回家的暖流却悄然而动。
  无论是远在海外的游子,还是远离家乡农民,还有正在焦虑地找工作的大孩子们,“回家过年”,成了响彻耳边的最嘹亮的呼声。
  不管金融危机有多难,寒冬有多冷,家里就有多暖。
  回家过年,国内有更好的创业机会;
  回家过年,老家的工作也很有前途;
  回家过年,流落在异乡的梦总要枕着家乡的土炕才香甜……

新华社发

  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外就业、创业造成冲击,不少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刚刚在广州结束的第11届留交会上,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0名留学人员报名参会,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占51%,首次超过报名总数的一半。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留学人员比例上升较大。
  在本届广州留交会“春晖杯”项目对接会上,美国博士吴刚等海外留学人员向记者表示,美国受金融海啸影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如今美国的机会远远没有中国多。
  金融危机下,不少海外游子重新看好中国的机会。专家也认为,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正是高科技创业的好时机。

华尔街金融精英回国创业

  美国东方银行董事、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李大西认为,金融海啸对留学人才就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对华尔街的影响尤其大。很多金融专业人才找工作遇到很大难题。美国大公司正在裁员,很难再招揽国际人才。
  “金融海啸冲击了美国经济,也把华尔街精英‘海归’冲到了广州留交会。”广州市留交办主任詹德村介绍,在第11届广州留交会上,金融法律人才大幅增加,80多位来自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和法律精英回到广州寻求创业机会。
  本次留交会国内各省份踊跃参展,如江苏省组织了2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参展,新疆也第一次参与到留交会,渴望吸纳海外人才。国内各地共提供近5000个高层次岗位吸引海归人才。广州还出台了《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穗创业和工作的办法》,广州市政府将设立2亿元的高层次人才专项扶持资金。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最多可获得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吴刚表示他们回国也是被国内的创业政策所吸引。

“现在反而是高科技创业的好时机”

  在广州第11届留交会“春晖杯”项目对接、企业科技难题招贤会上,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工程博士边黎明、王怡宁非常看好中国的机会。在美国,他们联合研制的一种名叫“海绵骨”的骨替代材料已经有一定市场,但是在中国还完全没有得到开发,因此面临很大的市场机遇。“我们很希望把这项技术和它的衍生品带回中国,那将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来自澳大利亚的博士冯燕涛带回了一套名为“基于视频的无标志人体运动捕捉系统设计”,并已与上海、昆山、苏州等高新创业园区达成了合作意向。冯燕涛说:“在国外创业,若不做出一定规模,很难得到创业投资的青睐。目前国内需要这方面的技术,又能提供创业园区的硬件支持。我所做的,只是将在澳洲研发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软件工程硕士贾媛媛看好在中国创业的人才环境,“中国的人力成本较之美国依然很低,在美国,招一个软件工程师的年薪是7万美元,在中国只需要10万元人民币,而且中国软件人才已经很强了,素质不比美国的差。”
  根据官方统计,第11届留交会上,希望创业和寻找合作伙伴的留学人员占40%,希望回国工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占50%。留学人员参会的交流项目有800多项。
  李大西等专家认为,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反而是高科技很好的创业时机。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陈子棨承认,金融危机的确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影响,“但广东企业目前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留学人才携带科技成果回国创业是很好的优势。这也是一个变危为机的好时候。”

他们离“中国梦”还有多远?

  记者采访发现,“海归”们普遍认为,国内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但专家们认为,金融海啸冲击了国外经济体,也将影响传导到了国内,“海归”在面临机会的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将面临的实际困难。
  曾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级咨询顾问、畅销书《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认为,美国金融海啸也将冲击中国的金融投资与资本市场、出口加工与就业市场、房地产、汽车与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者与日用品市场。创业者对大环境要有足够认识。
  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的环境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启动资金。专家们希望政府能为手持好项目的留学人员提供相应的启动资金。而“海归”们也要做好无启动资金时的准备。
  “决定了创业,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现年45岁的“老海归”王文明1995年回国创业,由于国外观念和国内有所不同,在创业初期,他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坚持信念,不放弃自己的目标,最终成为新兴蜂窝材料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忠告回国创业的人才,只有脚踏实地地奋斗,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成功。

  相关稿件
· 金融海啸“卷走”德国富豪400亿欧元资产 2009-01-05
· 受累金融海啸 全球企业并购市场“入冬” 2008-12-24
· 黄金成“金融海啸”中的资产“避险港湾” 2008-12-12
· “反叛”浪潮迭起 金融海啸冲击欧盟规矩 2008-12-11
· 从美元信用过度透支看金融海啸深化 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