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0多名游客兴高采烈地踏上了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往老挝琅勃拉邦的旅游大巴,成为这条旅游专线的首批游客。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云南积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力求与东盟实现无障碍旅游。 可是,由于受到通关不便、旅游线路单一、双方旅游资源不对称等因素制约,云南与东盟构建无障碍旅游圈的美好愿望还不能马上实现。
云南与东盟旅游资源各具特色
云南省旅游局综合处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项目负责人起永疆说,云南与东盟各国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云南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大省,世界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较多,石林、丽江、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等风景区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2007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22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7亿多美元;接待国内游客8000多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490亿元。 而东盟国家闲适的海滨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成为欧美等世界主要客源地游客青睐的对象。比如,越南的“海上桂林”下龙湾、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宫殿和佛寺、印尼的海岛等都是长盛不衰的旅游景点。 “我们早就考虑过把云南作为连接地,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东南亚-中国西南-中国内地的环线旅游,以此带动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起永疆说。 据他介绍,目前,云南开辟了数条通向东盟国家的精品旅游线路,如澜沧江-湄公河水路黄金旅游线、昆明至河内、昆明至河江、昆明至琅勃拉邦、昆明至曼德勒等航空及陆路旅游线路。 自2002年提出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圈以来,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相通的节点之一,云南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的开通,铁路、航空的完善以及昆曼大通道的即将贯通,让我们越来越看好云南的发展潜力。”泰国清迈府的有关人员此前在清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其他国家也为此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相应便利: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旅游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为中国游客提供方便,包括简化签证手续,在旅游景点增设中文指示牌等;越南政府已计划对来自主要客源市场的游客减免签证,并增开更多的跨国直飞航线。
构建无障碍旅游圈存在多个障碍
一些东盟专家和旅游界人士指出,云南与东盟要实现无障碍旅游还存在着几大障碍,主要包括通关不便、手续繁杂等。 云南省旅游局综合处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项目负责人起永疆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近年来发起了“单一签证”的构想,泰、老、柬、越方面推行较好,第三国游客进入其他五国旅游的签证手续大为简化。而我国是以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单位加入次区域合作的,简化签证手续十分困难,因此流失了许多国际游客。“2007年,泰国、越南分别接待国际游客1500万人次和420万人次,但我们没能有效地吸引这些游客。”起永疆说。 云南西双版纳任达航运有限公司早就看到了澜沧江-湄公河国际黄金水道的旅游发展潜力,一直准备与泰国旅行社牵手,尝试开展云南景洪港-泰国清盛港四国一日游业务,但由于签证的问题,第三国游客在云南或泰国旅游后,想沿江继续到对方国家游玩暂无可能,因此,这项业务无法开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通过云南进入东盟国家,或者能从东盟国家进入云南并深入我国内地。 “云南旅游缺乏灵活的经营和自我约束机制以及风险意识,企业大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在抢占东盟旅游市场时,无法与国际上信息灵敏、反应迅速、管理有方的国际旅游企业竞争。”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一名导游说,“我们也采用了各种方式提高业务水平,但与国际上知名旅行社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多数导游的素质一般化、服务意识较差。”
云南与东盟旅游亟待升级换代
无论政府官员、专家、业内人士还是游客,大家呼声最高的就是尽快破解通关不畅的制约。因为旅游签证问题不解决,旅游市场需求难以形成,构建无障碍旅游圈就会成为一种空想。大家共同的心愿是,应在遵循国家相关法规、保障边境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开放范围和各方共同认可的有效证件使用范围。 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朱振明建议,边境口岸要对旅游市场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以此破解一直阻碍边境旅游产业发展的“小、散、弱”的症结。可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对旅游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多组建一些区域性、专业性、网络化的旅游集团。 “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和传统的旅游线路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了,要在巩固并提升原有观光型产品的基础上,适应国内外旅游消费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开发出一批具有世界级水平的休闲度假产品、商务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瑞霞说,“云南与东盟各国可以合作开发生态、文化、民俗、休闲度假、科考、探险等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创意新、特色强、品位高的旅游线路。” 朱振明建议,尽快组建一支专门研究云南与东盟区域合作的队伍,为双方旅游合作制定近、中、长期规划,拿出可行性报告。同时,以大学和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依托,建立面向东盟国家的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对旅游教育者、策划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