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汶川地震专题]
|
新华社发(赵晓明摄) |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千上万首诗歌出现在网络、报纸、手机短信上,全社会迸发出巨大的诗歌创作激情。人们用诗歌抒怀,表达灾难的悲惨和痛苦、人们的坚强与希望,表达灾难中各种各样的爱与温情。借着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
宣泄完痛苦,就找到了力量
“心被挖了一块,痛楚就会遍及全身/一个小小裂缝,就会撕裂整个全部/我原本以为自己了解何谓痛苦/现在我才终于知道/最强烈的痛苦是凹陷型的/它将一切吸入进去,狠狠噬咬/撕成碎片,化为虚无。” 这首诗的作者是《天涯》杂志的主编李少君。“地震刚发生时,我先是急切地在各类媒体上了解更多信息。然而,随着信息增多,一方面为那么多逝去的生命感到悲伤,另一方面,觉得在大自然面前人很脆弱。这种感觉折磨着我,让我一段时间以来什么话也不想说,有气无力,接近衰竭。一直到5月19日晚,突然有了写诗的冲动,从5月20日零点多开始写,1点就写完了,写完就直接挂在了网上。”李少君说。 这首诗作在天涯社区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10万次。地震发生以来,无论在天涯社区,还是在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各大网站,无论是报纸还是出版社、文学刊物,都给了诗歌以极大的版面和空间,此外,各种形式的诗歌朗诵会、赈灾诗会正在各地展开。 记者在后面的跟帖中看到,不少网友认为这首诗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和状态,有网友说:“不知道是怎么了,快10天了,整天昏沉沉的,有时候默默流泪,有时候半夜猛然醒来,有时候开车也走神儿。四川在中国地图的中心位置,我想,很多中国人的心脏上,都被挖了一刀。”
体味诗歌的温情与力量
“写完以后,突然有了一种轻松感,好像把压抑在心头的东西卸下来,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事情。5月20日,我发动一些诗人在海口搞了一个‘心系四川’的烛光诗歌朗诵会,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支援。写完诗后,我发现我变得坚强了,把内心的强烈痛苦宣泄后,我们就找到了力量。”李少君说。 “在北京的午后挽一支雏菊/在漫长的三分钟里我看到了沉痛的祖国/祖国,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我孱弱的诗行里/她额头西南方的一角/正发着持续的高烧……” 作为一名诗人、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曾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霍俊明,对这场灾难,有着其他人难以体味的痛楚。1976年,他1岁,大他3岁的表兄被舅妈包上被子从窗子推了出去,幸免于难,而舅舅和舅妈却被深深地埋进了废墟…… 霍俊明说:“这场灾难给我最大的触动是,灾难面前,人都是脆弱的,然而内心里面,我们都要强大起来。” 霍俊明说,后来他写了《少不更事的你,仍在欢笑》和《在北京的午后挽一支雏菊》两首诗。“感动与悲痛从来都不用学习,这场灾难会成为民众永久的记忆。然而对于亲历者,我宁愿他们忘却,这样他们才有前行的力量。”霍俊明说。 然而,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时刻,已经成了多少丧失亲人的人从此挥之不去的梦魇? “我走了你就看花/看那大地上百花齐放/他们就像活着的我一样。”37岁的济南某出版机构的编辑杨天逸说,她在网络上看到《妈妈,我告诉你一句话》《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样的诗歌,泪水汹涌而出。“我也是为人父母,这几天看到大地震中,很多孩子离我们而去,有的手中还紧握着笔,心就被揪得生疼。这些诗把我们内心的抑郁和悲伤,一行一行地牵出来,化为泪水。诗歌抚慰着我们的伤痛,让我们体味到人间的温情。”
诗是心的声音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言宏认为,震后这种诗歌创作旺盛的现象,说明我们中华民族诗的触角、诗的心灵、诗的精神仍然非常敏锐。一旦面对灾难,整个社会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创作热潮。 “人们在表达最强烈的情感时,必须使用诗歌,因为它能表达最深入、最直接的情感。”李少君说,“诗歌在平凡、平和的时代被边缘化是正常的,因为平凡的生活中缺乏强烈的情感。地震大灾难出现,我们内心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慢条斯理地用小说、评论的方式来表达,只有用诗歌这种形式。” “诗是心的声音。”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宋遂良说,因为是快速反应,大部分诗作的美学价值不是太高,它更多的意义在于呼唤,表达民族的坚韧、信念、乐观、勇气及动人的情感。这些诗作,应该成为未来把握这段历史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忠实记录了大灾难前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 同为诗评家的霍俊明、何言宏认为,这次诗歌大面积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也提醒我们,诗歌有关注社会现实的功能,强化这种功能,强化参与现实的意识,强化与社会的沟通,才是以后诗歌创作的通途。 在大灾难中,诗歌就是光,照亮了我们的痛苦,让我们在诗里,抚平忧伤,找到慰藉,获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