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音乐会:别被"洋草台班子"忽悠了
    2008-02-27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    来源:经济参考报

  眼下,每逢新年、黄金周等公共节假日,在音乐会舞台上,都有一些所谓“海外名团”在上海、北京演出。而这中间,不少“洋草台班子”总会跳出来招摇撞骗,这着实让人忧心。

冒充名团 混淆视听

  今年新年前后,海外名团、名家纷纷举办访华演出,京沪两地尤其热闹:伦敦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小泽征尔、捷杰耶夫……不胜枚举。
  但“鱼目混珠”的海外音乐会却令人倒胃口。音乐爱好者陈先生就发现,新年期间,不少地方都有声称是来自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上演。“维也纳的乐团为什么都到中国来过年?真是让人看不懂。”
  上海资深乐评人李严欢说,每到新年、节日等演出旺季,就有“洋草台班子”冒充西方交响大国的某某爱乐乐团、皇家乐团,赚上一票“快钱”。
  “挂羊头卖狗肉”,是屡见不鲜的常用手法。上海某演出公司曾主办“著名指挥祖克尼科携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柏林国家交响乐团”的节日音乐会。不过,出现在上海演出舞台上的指挥“无人能识”,根本不是祖克尼科本人,而乐队的水平奇差,更被资深乐迷痛批“完全是胡拼乱凑”。这样一场“李鬼”音乐会,最高票价居然卖到2200元。
  2007年号称世界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曼佗凡尼轻音乐团”来上海演出,也被乐迷指责为“冒牌产品”。更为夸张的是,实际演出时,70%的演奏曲目都不是事先公布的曲目,堪称“驴唇不对马嘴”。
  李严欢说,与完全无中生有的造假相比,一些演出商更善于在宣传上“混淆概念”“偷梁换柱”,他们会用一些不实宣传蛊惑不熟悉西方乐团的听众掏钱买票。最近,东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来华演出,但由于西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更为优秀、知名,演出商便将计就计地玩了个“障眼法”,借用西柏林乐团的资料宣传东柏林乐团,把演出吹得天花乱坠,欺骗观众。

“李鬼”骗钱有术

  一年到头,尤其是寒暑两假及岁末新年,都是外国交响乐团进入中国演出市场的旺季。
  这也给少数不法演出商带来了可乘之机。据介绍,近年来,每年年底来中国演出的海外乐团,不少属于“干活”性质。乐迷已经开始对节日音乐会市场的这一现象“见怪不怪”,只能自己擦亮眼睛辨别真伪。到了演出旺季,连一些倒卖音乐会门票的黄牛也会擦亮眼睛,看看哪个演出是“洋草台班子”,是“不灵的、大兴的(沪语:意指假冒)”。
  那么,“洋草台班子”是如何搭台演奏、骗钱的呢?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少国内演出公司在国外都有“上家”。临近过年、过节,他们在国内定好演出场地,然后就通知“上家”在海外找人。一位音乐界人士曾在海外亲眼目睹这样的“招聘广告”,内容是:“你想去中国旅游吗?请加入我们”。原来,只需“破费”制作小广告,就能迅速招募到人,组成一个所谓的“世界著名交响乐团”。

文化打假 人人有责

  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主编唐若甫介绍,从2007年12月末到2008年1月,在北京挂牌演出的新年音乐会有:人民大会堂的祖宾·梅塔与以色列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的库特·马舒尔与伦敦爱乐乐团以及小泽征尔与中国交响乐团,保利剧院的女高音安吉拉·乔治乌、余隆、李云迪与中国爱乐乐团,北京音乐厅的谭利华与北京交响乐团,世纪剧院的维也纳宫廷爱乐乐团、汉诺威国际交响乐团和波兰国家爱乐乐团。
  唐若甫说,看了新年音乐会的名单,除了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音乐会请来的是世界名团,其他的来访乐团基本上名不见经传。
  “节庆期间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所以‘洋草台班子’才有空可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呼吁:首先,演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把好对海外演出的“审批关”,对乐团资质、国外登记名称、音乐会内容的中英文说明等均应一一查实比对,不把“李鬼”放进国内演出市场。而一旦发现不法演出商,更应该加以严厉惩处,通告天下,维护消费者权益。
  其次,剧场也应“把好第二道关卡”。事实上,观众听了假的世界名团音乐会,就像在百货商店买了假冒伪劣商品,“有权利让百货商店退货、赔钱”。
  然而,也有乐评人指出,只要是冠以某国爱乐、国家交响或皇家什么的,中国人就信,这也反映出不少人的文化消费心态有问题,还没有摆脱“崇洋”心理,所以容易为海外名团的招牌、光环兴奋,而自身并不具备艺术欣赏的能力。“被外国新年音乐会的热潮忽悠得晕眩、陷入一个个圈套的观众,应当吃一点镇静剂”了。

  相关稿件
· “情满海西•2008全球通新年音乐会”举行 2008-01-09
· 祖宾•梅塔新年音乐会将在京举行 2007-12-19
· 布什"音乐会"无人欣赏 2007-07-17
· “拯救地球”环球音乐会掀起全球环保热潮 2007-07-11
· “拯救地球”音乐会掀动环保热潮 200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