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新华社记者:张锰
摄 | 波澜壮阔的历史,坚强不屈的精神,淳朴高尚的品格,催人奋进的故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然而,经历了短暂的发展高潮期后,在“一个窑洞、一张桌子、一张照片、一部老式电话”的窘境下,红色旅游,这一我国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还能“红”多久?
震撼心灵的红色体验
鲜花,红烛,彩带,横幅,初冬时节,在遵义红军山的小龙山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 陵园里一座高4.5米的铜像格外引人注目:一位红军卫生员一手搂着一个孩子,一手拿着一个磨损变形的水壶给孩子喂药。铜像上挂满了红领巾、红布带,那双穿着布鞋的双脚,已被老百姓摸得锃亮。 在遵义,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红军坟的故事。1935年1月,一位名叫龙思泉的卫生员,在遵义城郊一个叫桑木桠的地方,为在贫病中挣扎的老百姓治疗流行伤寒病。因担负为群众治病重任,龙思泉没有跟上部队,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群众含泪将卫生员安葬在路旁。 解放后,人们将红军卫生员的遗骸迁葬于小龙山“红军烈士陵园”,从此,老百姓就把小龙山称为“红军山”,称这位卫生员为“红军菩萨”。60多年来,老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却从不间断地为小红军祭扫。烈士陵园的一位管理人员说,这也成为遵义人一种独特的红色情结。 听完这个故事,江西游客王磊说:“小红军的故事令人感动,遵义人世代不了的红军情让人动容。红军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催人奋进的精神!” 王磊几乎游遍了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如王磊一样,越来越多的游客沿着革命足迹,寻找先辈故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副处长刘宇祥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追随红军的足迹纷至沓来,感受革命圣地的红色情节,寻求震撼心灵的红色体验。近三年来,井冈山共接待来山游客7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2亿元,以红色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井冈山国民经济的51.6%。 像井冈山一样,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据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江西、湖南、陕西、四川等11个省区市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0.2%。
橱窗、图片成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的展示方式
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渡口,70人的“工兵团”在土城渡口的赤水河上架设浮桥。横向排列的小船上已架好梁,两小时后,由30只小船和数百块木板组成的浮桥架设成功。一名“战士”高举军旗冲锋在前,700名“战士”手握长枪大刀,分为三路纵队通过浮桥飞奔渡河。浮桥两边炮声不绝于耳,巨大的水花飞溅到浮桥上,渡河的战士们毫不畏惧,勇敢、快速地向着北岸前进。不到10分钟,所有的战士和马匹、战备物资都安全渡过赤水河。 这一幕,正是70多年前的中国红军“四渡赤水”第一渡的精彩重现。 来自北京的游客余杰说:“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英勇的红军战士奋力搏杀的壮烈场面。我深陷其中,跟随着‘红军’摇旗呐喊,仿佛也成了一名英勇的战士!”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这样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重现场面在我国的红色旅游中并不多见,“一个窑洞、一张桌子、一张照片、一部老式电话机”成为大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的展示方式,而橱窗式、图片式的展示形式并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日趋火暴的旅游大潮中,红色旅游陷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尴尬境地。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红色旅游资源分头或多头的管理体制。石家庄市纪检书记李文起说,有的景区与所在县及市级旅游部门在行政上属平级的县级单位,而隶属关系又在其他部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其主管部门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在压力,红色景区想往旅游上靠但又心存顾虑,怕主管部门不再拨款;地方政府想“借船出海”但与景区的关系又不好协调;在这种体制下,旅游部门发展红色旅游虽有热情,但很多想法碍于体制难以落实,有劲使不上。
用红色吸引人用绿色留住人
为了弱化游客心中西柏坡景区=西柏坡纪念馆+旧居的印象,石家庄市策划了“大西柏坡景区”概念,将西柏坡纪念馆所在县域境内优势景区进行有机整合,按国家5A级旅游区标准组建一个新的大旅游区,实行“一票制”,游客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和旧居的同时,一并游览了其他景区。 李文起说,没有游客愿意不远千里只去看一个规模很小的单体红色旅游景点,尤其是目前多数红色景点项目缺乏参与性、体验性和娱乐性的情况下。旅游产品组合类型越丰富,综合吸引力就越强,把其他形式的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用“红色精神”将景区串联起来,使游客感觉旅游资源是一个以“红色精神”为内涵的统一整体。 而面对党中央转战陕北13年在延安留下的350多处革命旧址,延安市副市长薛占海说,结合当地的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等旅游资源,延安红色旅游的开发中把红色旅游与寻根祭祖旅游、黄河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风景观光旅游及其他旅游联系起来,使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副处长刘宇祥说,红色旅游地一般既有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在旅游的综合开发中,以红带绿,以绿衬红,既突出红色主题,又跳出红色局限,增加绿色、古色的内容,形成具有个性和特点的红色旅游产品。
保留红色景点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如今,在开放、开发的大潮中,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被“灯红酒绿”包围,庄严、宁静、古朴、纯洁的红色旅游景点在商业开发的冲击下,失去了本色。 薛占海说,保留原生态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才是红色旅游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的根本。红色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文物。红色资源所在的地区革命旧址点众多,对这些资源的保护或开发利用,都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分步实施,不可一哄而起,遍地开花。不可人为的“景”上添花,改变历史原貌,而应保留原生态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使红色旅游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