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意”勾勒包装未来
    2007-12-05    本报记者:屠国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到一块糖纸,一个香烟盒,大到机器仪表装运,包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生活更是息息相关。“过度包装”和“包装不足”,已成为媒体和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选择怎样的包装,不仅仅关乎包装,更被视为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体现。

生活中的包装“过度”与“不足”同在

  随意走进一家商场,你很难看到没有包装的商品。商家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用各种形式的包装吸引着消费者眼球。生活中的包装可谓无处不在,在包装日渐精美的今天,“过度包装”和“包装不足”同样存在。
  圣诞将至,兰州市民梁女士打算为远方的朋友选份礼物。“有些东西的包装实在是太过精美了,比如一个保温杯,先是裹了层塑料袋,后又装在了铁盒中,光这还不算,还有个大盒子装着铁盒,最外面还套了个金帛质地的袋子,”梁女士哭笑不得地说,“我这哪是买杯子啊!浪费,实在是浪费!”
  事实上,每到中秋等节假日,“过度包装”就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我们周遭的一些商品并未摆脱“包装不足”的窘境,在经济、实用、美观与环保等方面仍显不足,包装设计的科技含量低,重视装潢设计轻视结构设计。

不同的包装不同的生活方式

  面对不同价格、不同包装的商品,你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一家电信公司上班的高维告诉记者,对他而言,商品本身的品质最重要,“我也会考虑包装,只是我更喜欢那些简单的、能够突出产品实用价值的包装,当然这类包装最好能够兼顾环保性。”
  对于精美包装缺乏免疫力的大学女生孔莉莉则直言:“我购买的很多东西,都是冲着它精美的包装掏的钱。我知道这多少有些冲动消费,但是对于同样的商品,多花一点钱买回一个漂亮的包装也是一种享受。”

绿色和创意 包装的未来

  在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的办公室角落里,摆放着一个纸质清洁箱。这个清洁箱外形与放置在街头的垃圾箱并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其使用的材料是可以降解的硬纸板,不仅绿色环保,且造价低出许多,同时移动更为灵活,目前已经在“好运北京”的各项体育赛场上广泛应运。在明年北京奥运会的各个比赛场馆里,也将少不了它的身影。
  据悉,这个纸质清洁箱是入围2007年中国“包装之星”奖的众多设计作品中的一件。和这个使用纸质材料制成的清洁箱一样,脱下奢华的外衣,降低成本,“绿色”和“创意”,正成为我国包装设计业界的发展方向。

  相关稿件
· 法宣传得力 公众支持包装塑料袋改革 2007-12-05
· 法国环保宣传得力 公众支持包装塑料袋改革 2007-12-05
· 各国拒绝塑料袋有高招值得借鉴 2007-12-03
· 菲律宾:禁用塑料袋带来新商机 2007-12-03
· 欧盟:有偿使用塑料袋成为风尚 200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