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动了我的丽江古城?
    2007-07-18    本报记者:刘敏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丽江古城外景一角。本报记者:秦晴 摄

  作为世界遗产中的一员,丽江古城的开发保护一直备受争议。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世世代代的家园,是现代喧闹的社会中难得的一块净土,全社会有必要集中力量保护古城,让古城散发其原始本身的魅力,让这种魅力历久弥香。

  在日前闭幕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联合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与此同时,早先当选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情况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开发保护方面备受争议的丽江古城作为世界遗产中的一员命运又如何呢?

喧嚣纷扰 幽静难寻

  大研古镇已经有800年的历史,沿着青色石板路向着镇子中心走去,街道两边原先安静整洁的民宅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游人如织的商铺。在古镇几条主要的街道里,经营银器、民族服装、特色餐馆和客栈的铺子一间挤着一间堆叠在一起,青砖老瓦淹没在喧闹的叫卖声中和游客的喧嚣中。
  纷至沓来的旅游团队和众多的散客充斥进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店铺里,民宅中,大街上,小巷间,导游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一边努力招呼着游客,游客们则一边打量着,评论着,一边好奇地出入街边的小店,饶有兴致地与店家讨价还价。
  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开发,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为丽江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和商业机会。去年,丽江古城共接待了460.9万海内外游客,同比增长13.82%,这是从2003年起连续第四年增长率高于10%。
  古城中心街道的店铺里,品种相似,风格雷同的日用品和手工艺品满目皆是,身穿纳西族民族特色服装“披星戴月”的小姑娘卖力地做着推销,有些卖家嘶哑的嗓音连同夸张的动作甚至让游客避让不及。
  比邻四方街的五一街是酒吧一条街,古典风格的老宅,大红灯笼和流淌的小溪勾勒出依旧古朴怀旧的风格轮廓。然而,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便成为了流行音乐的海洋,负责拉歌的大姑娘小伙子们站在自家门前放开嗓门招揽生意,音乐的声响和人们的喧闹一直到几里开外都可以听得到。
  根据我国颁布的《噪音污染防治法》规定,不同的地区,噪音有不同标准:居民区白天噪音不得超过55分贝,夜间不得超过45分贝;民居、商业、工业企业混住地区,白天噪音不得超过60分贝,夜间不超过50分贝。可是根据测量,丽江古城里中心区的噪声甚至超过了商业区的标准。
  有些原本住在附近的居民因为不能忍受高强度的噪音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几年前就已经搬出古城了。而现在,古城相关部门仍然会不时接到对噪音干扰的投诉。
  许多游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认为酒吧的存在与古城的环境不相协调,对酒吧带来的嘈杂吵闹表示不满。来自北京的贺先生说:“来到这里多少让我有些失望,原本希望利用假期找一个地方安静地放松自己,没想到到这里一样逃不脱喧闹。”

民宅易主 古风不再

  古城里原来居住着6000多户纳西族居民,自从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主要街道上的1600多家户主纷纷开起了店铺和客栈。政府部门统计,这其中有7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在经营。
  “我家的房子租给了上海的一个老板,他要在我们那里开客栈,一年给我们租金五万,租10年,我们家原本就在城里有房子,所以去年就搬到城里去了。”今年20岁,土生土长在丽江束河古镇的小和说。
  这样的现象在丽江并不少见,据了解,位于丽江古城中心的房间基本都被外地人租赁了,有些人甚至一次性租下若干套住宅转为他用。而大多数当地居民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房屋进行翻修又急于改变生活的现状,都比较乐意将房屋租赁出去。联系租户,把房子租出去,用首付的钱在城里买一套新的住宅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转租过程中,最直接受到伤害的就是古镇里老宅本身。在古镇的小巷里,随处可见写有房屋“出租”“转让”字样的广告,有些房屋已经几次易主。
  这里的老宅大多数是土木结构,房间之间都是一层不厚的木板相隔,并不承重,整个房屋的框架完全是由16根柱子支撑,就怕受到外力的冲击或者水的侵蚀。然而,为了进行商业化的经营,新主人往往对房屋进行彻底的改造。
  “有些经营者把二楼的房间改造成标准间,也就是带独立卫浴的结构。这样做是对房子的不负责任,一旦排水设施出现问题,房间木结构受潮,那么对老房子的损害是很大的。这让我很担心也很无奈。”祖孙七代居住在古城中的纳西族原住民老易说。
  对于控制外来人口租赁房屋转为商用,丽江市古城保护管理局道出了他们的为难。有些外来商人私下与原住民签订协议,假借本地居民的名义领取“准营证”开店经营,遇到相关部门的检查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逃避责任。而政府由于缺乏适当的接口深入管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是阻力重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明庆忠教授说:“旅游开发对丽江原住民的生活影响是很明显的,人口置换导致了很多的原住民迁移到古城以外甚至更远的地方,房屋作为丽江文化的构成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改变和损坏,民族的‘原真性’便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严重的损害。”

保护古城 不容迟疑

  作为中国两个古城类文化遗产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在近十年保护利用的历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也付出了高额的成本。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丽江古城里迅速冒出了许多与古城环境不相协调的建筑和现象,严重威胁着古城固有的风貌。很多生意人抱着打游击的态度,保护观念十分淡薄,有些商人甚至毫不掩饰地承认丽江商业化的运作是在杀鸡取卵,自取灭亡。
  丽江古城的发展情况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丽江市旅游局副局长聂天宇说:“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丽江古城的商业开发确实有过热的趋势,而怎样处理商业、旅游、保护之间的矛盾,维持丽江古城的原生态,控制和减少人为的破坏和损害是政府部门应当下大功夫作的事情,对于后人来说,保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任务,是责任。”
  在保护古城、维护古城固有的风貌方面,古城保护的主管单位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的工作,有些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为了鼓励丽江的原住民居住在古城内,保持古城内原住民的人口组成比例,丽江市政府实施了大手笔的惠民政策。凡是常年居住在古城中的原住居民,每人每月发放10元的补助,每半年统一结算一次。按照原住民两万多人的规模,政府每年用于这部分的开支有200多万元。
  另外,本地年收入低于两万元的原住居民若想修建房屋,只要不用于商业经营,政府一次性给予5000至20000元的补助金。
  在保护古城的古建筑方面,丽江古城内有40多个宅院被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民居,严禁破坏、拆迁。对于大量普通民居,以古城管委会制定的《丽江纳西民居修缮指导手册》为修复标准,工匠基本上是擅长建造土木结构传统民居的当地纳西族或白族艺人,丽江古城民居得以保存自己独特的风格。
  从今年7月1日起,丽江市古城维护费用由原来的40元提高到80元,一倍的上涨幅度引起了各界不同的反应。
  丽江市古城保护管理局的负责人介绍说,调整古城维护费是维护世界遗产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管理好、建设好古城。古城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原来的古城维护费收取数量与古城的保护管理需要还有很大差距,调整已成为必要。古城维护费将完全“取之于古城,用之于古城”。近十年来,为保护丽江古城,丽江市政府先后投入了九亿余元,其中3.8亿元来自于古维费的收入。着重改善古城的供水、消防、垃圾处理等方面。
  受益于政府在修缮古城设施、改善古城环境及一系列的惠民措施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效,大多数接受采访的当地纳西族群众赞同政府提高维护费的措施。他们表示,尽管旅游接待会受到一些影响甚至损失,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古城的保护是一件好事。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和建芳说:“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世世代代的家园,是现代喧闹的社会中难得的一块净土,全社会有必要集中力量保护古城,让古城散发其原始本身的魅力,让这种魅力历久弥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