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大学生“保姆”越来越受家长欢迎
    2007-02-07    蒲晓飞 杨三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怎样让孩子的寒假过得既轻松又充实、有意义?这是不少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有一些家长从各高校聘请大学生“保姆”,专门陪孩子聊天、玩耍、开导人生。
    与专门辅导学习的传统“家教”相比,这种新型的大学生“保姆”正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欢迎。
    成都市民张先生的孩子刚上初中,虽然放寒假了,但他并不省心。“一放假孩子就像‘放了野’,成天在外面玩,也很少和家长交流,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想什么。”无奈之下,张先生来到四川大学勤工助学中心,专门聘请大学生小吴来当“保姆”。
    小吴来自山东农村,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因为家庭贫困,今年他准备利用寒假在成都勤工俭学。小吴这个“保姆”在雇主家并不需要做家务、辅导学习,他的主要工作只是 “陪孩子聊天、玩耍、开导人生”。
    张先生说:“我和爱人平时工作很忙,很少能抽出时间来陪孩子,时间长了,和孩子之间就形成了无形的‘代沟’,沟通起来越来越困难。我们聘请大学生‘保姆’,除了想让小吴陪着孩子玩耍、聊天,间接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也希望来自贫困家庭的小吴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去感染孩子,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记者在成都各高校勤工助学中心了解到,像张先生这样为孩子聘请大学生“保姆”的家长并不少。在成都做生意的王女士就已经初步尝到了“甜头”。她欣喜地告诉记者:“我儿子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不整天嚷着要买名牌衣服了,待人接物更有礼貌了,学习也变得自觉起来,前两天他还在看《约翰·克里斯朵夫》呢。大学生的言传身教比我们呆板的说教有效得多。”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元认为,聘请大学生“保姆”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出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个性强、思想活跃,让很多家长难以应付。而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小,是新时期的“过来人”,他们容易利用充分的沟通弥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还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