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创新与发展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全过程。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发展史,人类社会就是在持续创新中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而创新对于朔黄人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敢为天下先的朔黄人通过积极创新为朔黄铁路公司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2008年7月5日,这是勇于创新的朔黄人又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朔黄铁路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过专家确认,朔黄铁路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ACE技术实现了企业信息虚拟网络,并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虚拟网络技术,即在一张物理网络平台上,采用逻辑隔离的技术,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虚拟化信息交换。企业应用该技术不仅可以节省传输部署成本,而且可以增加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据了解,朔黄铁路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于2004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形成集运输管理、资源管理、工程管理、企业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系统,而虚拟网络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朔黄铁路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薛继连说,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是朔黄人的优良传统,朔黄铁路的高效发展正是得益于朔黄人的持续创新。作为国内迄今为止投资与建设规模最大的合资铁路项目之一,朔黄铁路项目不但实现了我国铁路建设的新模式,创造了“当年铺通、当年运营、当年还贷”的佳绩,而且通过对运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朔黄铁路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连创新高。朔黄铁路一期工程开通以来保持了年运量千万吨级的增长,煤炭运量从2000年的547万吨到2007年的13275万吨,累计运煤5.24亿吨,实现运输收入达333.42亿元。他表示,信息化是推动铁路实现高效、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先进可靠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但是朔黄铁路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创新的要求,同时更是朔黄铁路公司实现建设“绿色、高效、数字化”能源大动脉的基础保障。
朔黄模式:开创铁路建设新模式
在朔黄人的创新发展史上,虚拟网络技术的成功应用无疑是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掀开这部凝聚着他们智慧和汗水的壮丽史诗时,展现于我们眼前的是朔黄人无数次的创新之举,正是这些创新之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朔黄模式,同时也开创了我国铁路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 回顾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能源和交通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运输能力远远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中西部地区煤炭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极大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生产计划不是按照市场需求来制定,而是由煤炭的运输能力来决定产量。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煤炭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一方面是没有运输作为保障的煤炭生产企业由于害怕煤炭运输不出去而不敢开足马力生产,另一方面则是煤炭需求方由于煤炭供给不足,不得不采取限电、限产措施,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将“西煤东运”的新铁路通道(西起陕西省神木县,东到河北省黄骅港)作为跨世纪的特大工程,集中必要的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建设。 为了探索中国铁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长道路,1998年2月,通过投融资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由神华集团、铁道部、河北省三方共同出资195亿元组建成立了朔黄铁路公司。 如何充分提高企业效率,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为股东带来良好的经济回报?这是朔黄铁路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由于采取了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及严格贯彻项目法人责任制,朔黄项目不仅破解了建设所需的资金难题,还为铁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朔黄铁路公司优良的股权结构和完善的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问题,实现了责任、权力和利益的高度统一。它将神华集团的资源优势、铁道部的运营管理优势和铁路沿线地方政府的保障优势有效地融为一体,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铁路企业。有效地制衡治理结构和高效的运作机制,为把朔黄铁路建设成为跨世纪的精品工程提供了制度保证。2005年9月29日,朔黄铁路全路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有209公里路段获优质工程奖,87.8公里路段综合工程获国家质量奖“鲁班奖”,294公里路段获“詹天佑大奖”,黄骅港特大桥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朔黄项目的整个工程建设工期比计划提前一年零两个月,实际投资比概算投资节约27.5亿元。 2000年5月,朔黄铁路临时管理运营,年底即实现收入超亿元,开创了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当年铺通,当年运营,当年还贷”的先河。 “网运分离”是朔黄铁路公司在铁路系统率先打破传统运管模式,引入竞争机制的又一次创新之举。“网运分离”突破了(路)网与运(输)独家经营的思想,实现了朔黄铁路公司与联运单位“资源互补、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多赢格局。
推进信息化建设 打造数字化能源大动脉
由量变产生质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持续创新,朔黄人几乎将作为传统产业的铁路运输业的运营效率潜能挖掘到了极致水平,但是,与时俱进的朔黄人并未因此而止步不前。“通过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提升并促进传统铁路的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朔黄铁路公司信息中心负责人陈伟介绍的目前他们正在经历着一次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历史性巨变。 步入公司的信息中心,我们透过机房明亮的玻璃幕墙看到数十台服务器整齐地排列着,淡绿色的信号灯闪烁不停。陈伟介绍说,这里就是该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们担负着整个朔黄铁路公司海量信息数据交换、处理的重任。因此,这些机器得到了格外的照顾,机房里的温度和湿度是恒定的,而对于空气中灰尘净度的要求更是高于医院手术室的标准。在陈伟的示意下,工作人员轻轻触摸按钮,控制台前面的液晶显示屏徐徐落下,通过控制台的操控,整个朔黄铁路公司包括企业运输信息、资源信息、工程信息和办公信息等多个平台的界面显示于面前。朔黄铁路公司的红外线、“5T”系统、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系统、环境监控系统以及铁路沿线车站的实时监控管理等工作在这个面积仅有几十平方米的机房就得以实现。陈伟介绍说,朔黄铁路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已经走过了办公自动化和基础网升级的两大步,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综合运输系统和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的建设阶段。他表示,建成后的信息化系统将满足朔黄铁路公司不断发展的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延长公司管理者的手臂和扩展管理者的大脑,不但能使公司及时掌握运输动态、工程进度、资源动态管理和规范管理程序,而且能够为公司提供优质、快速、安全的服务、为朔黄铁路公司领导层的快速决策和公司的飞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OA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企业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4年,朔黄铁路公司信息化工作将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从全员企业办公自动化开始入手实施。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先生产、后管理”是业界一直沿用的做法,而朔黄铁路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后大胆决定采用“先管理,后生产”的与传统做法完全相反的创新模式,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成功率,又可以缩短系统建设的周期。据了解,一个同规模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从建设到正常运转通常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而朔黄铁路公司则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实现预定目标,并创造出了神华集团以及我国铁路系统内率先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的记录。在办公自动化建设中,朔黄铁路公司为了使每名员工都能够适应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他们从最基础的员工培训工作开始着手,推广全员微机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学习,公司员工不但掌握了微机操作技能,改变了工作思路,并为朔黄铁路公司实施自动化办公系统奠定了良好基础。针对公司各级领导出差多、移动性强的特点,他们完善并开发了移动办公系统,购置笔记本电脑配备到分公司部门管理者,以提高办公效率。目前,朔黄铁路公司的办公终端管理人员普及到个人,生产人员普及到班组,移动办公普及到公司部门和分公司负责人,从而保证了公司运输生产信息及时传输。 如果将基础网比喻为高速公路网的话,那么它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着行驶于其上的汽车速度的快慢,可以说基础网的先进程度决定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2006年,朔黄铁路公司信息化工作重点落实到作为基础硬件设施的基础网的升级建设上来。通过实行“统一设计,专业实施”的管理模式,他们引进吸收消化成熟先进技术,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创新,以“千兆(2.5G)主干传输,万兆(10G)核心交换”为标志的企业专网顺利建成,实现万兆网覆盖朔黄铁路整个沿线,延伸到分(子)公司、车站、工队、班组和生活小区。据悉,朔黄铁路公司采用“大集中、扁平化”模式建设企业10G的万兆网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属于领先水平。该网的建成不仅使朔黄铁路公司信息化硬件设施得到大幅度提升,成功解决了多年来束缚公司信息能力的瓶颈问题,而且还为公司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铁路运输管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工程管理平台、办公管理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朔黄铁路信息网络已经实现干线千兆到桌面,支线百兆到用户,企业用户数已达2000户。 ERP即企业资源管理计划,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它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据陈伟介绍,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技术,ERP系统建设需投入巨额资金,同时还需组织大量人力资源来实施二次开发,即便是这样也不能够保证项目的100%成功。数据显示,ERP的成功率在国外先进国家也只有70%,而这一数字在国内则更低。但是,作为企业信息化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现代企业对ERP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他说,朔黄铁路公司ERP系统计划通过四年时间全面建成,其中系统的设计时间为2年。据了解,该公司ERP系统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60%,预计2009年全部完成。陈伟满怀激情地说,随着ERP系统建成并投入应用,朔黄铁路公司的经营核心管理水平也将随即产生质的飞跃。他表示,此后公司的管理工作将细化至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物和每一笔账的管理。围绕人、财、物三要素,公司管理变以往的事后管理为今后的事中、事前的实时管理,管理工作的周期也从原来的一个季度变为现在的每一天,从而实现了朔黄铁路公司直观、实时、及时纠偏的企业经营状态可视化的管理目标。 “创新无止境”,这是朔黄人对于创新的理解与追求。朔黄铁路公司在建设基础系统的同时,重点建设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效率的综合运输系统。据悉,该公司信息化系统规划建设子系统30多项,目前已完成运行的系统为11项,12项系统正在建设中,投资资金1.4亿元,技术创新5项,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6项。待所有系统建成之后,朔黄铁路将进入作业流程和数据流程关联控制的数字新时代,届时将掀开数字化的新铁路篇章。
构建和谐 实现持续化发展
“协调、均衡、有序”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社会人的企业,特别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自觉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将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企业,不仅是朔黄铁路公司为自己树立的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朔黄铁路公司积极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朔黄铁路公司承担起了企业公民的环保责任,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近几年来,该公司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十分重视引进节能技术的消化吸收,积极推进新节能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此,朔黄铁路公司荣膺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大奖。 企业发展必然与社会环境有很多的关联因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处理好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就会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最终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朔黄铁路公司党委副书记孟坚说,朔黄铁路运营以来,始终坚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公司每年与地方政府进行座谈联谊,了解沿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寻找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契合点,及时主动地帮助地方政府和沿线百姓解决事关民生的急难问题,使地方政府、沿线百姓和社会各界与公司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同时,公司也非常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多次捐资支持地方的教育、慈善、残疾和体育事业,并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后,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他表示,只有公司得到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自身的和谐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和谐。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落实中央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千里朔黄铁路真正成为人与自然、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绿色、高效和数字化能源大动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