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国内一流世界领先
    2007-03-29    张舜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6年,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真可谓捷报频传。这一年,北京地税继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信息化大奖后,又获北京市信息办颁发的“2006年度市政府专网优秀运维单位”奖;该局网站在2006年度市政府网站评议中获综合奖和在线服务奖;王纪平局长代表北京地税获得中国影响信息2006年度贡献奖。
    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历经10多年的创新发展,全体员工殚精竭虑,奋力拼搏,取得世人瞩目的辉煌成果。
    据了解,美国国内收入署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税收信息化建设,用了40年时间,到2002年电子申报率才达到35.8%,预计到2007年底个人电子纳税才能达到80%。而北京地税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财税库行横向联网,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完成申报缴税的愿望变成现实,并实现了税库行申报缴纳信息的实时共享,使北京地税申报缴税方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的辉煌成果令全体员工自豪,令世人瞩目。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将作为划时代的成果载入地税发展的史册。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局长:王纪平


王纪平局长视察纳税服务移动车

演绎信息化建设传奇

    不谋万世,不足于谋全局;不谋全局,不足于谋全篇。北京市地税局局长王纪平深知,作为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是政府行政部门,税收执法部门,具有公共服务性、执法严肃性的鲜明行业特点。他指出新形势下的地方税收工作,是以一流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目的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因此,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北京地税领导层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审视税务工作,夺取先机带领全体员工拓展税务工作新局面,并以极富现代意识的管理之道,求真务实的立业观念及外延与内涵的有机结合提出北京地税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并以杰出的管理艺术,卓越的指挥才干,带领全体员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不断推动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从建局开始,北京地税就致力于信息化建设,以科技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征管环境的改善,从1.0、2.0到3.0大系统开发应用到“四网一库加安全”的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运行,科技持续创新推动税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北京地税从2002年6月起,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为中心进行设计和建设理念,全面启动了以“四网一库加安全防风险”为目标的《北京地方税务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没有任何可借鉴模式的情况下,采取与国内外先进的信息网络公司合作,聘请国内的信息专家,组成信息化建设攻关团队,开展了一场软硬件技术和业务管理的集成创新。
    经过艰苦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税收征管数据大集中,依托这一系统;率先在全国省级税务机关实行了发票改革,2003年带动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20亿元,2004年又带动增收10亿元;率先在全国建成个人所得税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档达500多万人,实现了随时开具完税证明的功能;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省一级的纳税服务中心,给纳税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人格化、零距离和最真诚”的服务。
    北京地税信息化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地税工作的健康发展,也受到国外的关注,2005年11月,王纪平局长应加拿大哥论比亚大学邀请进行学术交流,做了一场以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为主题的演讲,加拿大《环球早报》进行了详细报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2006年,北京地税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一”的治税思想和“五重”创新思路,紧紧围绕市局全年工作目标和“科学发展年的各项要求”全面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全面实现以信息化统领、覆盖、支撑、服务和创新北京地税工作战略目标。使税收的依法征管、纳税服务、稽查检查步入现代化管理的轨道。
    北京地税肩负着组织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维护首都经济平稳运行,促进北京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局党组“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提出,地税事业的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依法治税、科技管理水平,于2006年上半年实现了省一级财政、税务、国库、银行的联网,以实际行动完成了北京市的税收任务。7月6日北京地税新闻发言人、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苏文权向媒体发布:2006年上半年,全市首次实现半年税收超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的好成绩。这个数字,饱含着北京地税6800多名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和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财税库行”联网,是全国推广的一项跨部门的特大规模信息化工程。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被列为这项工程的省一级首批试点单位。这项信息化工程,将财政、税务、国库和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系统用网络联结起来,为税收收入的征缴、入库、退库、更正、对账等业务提供安全、准确、快捷的电子处理,为纳税人提供便利、高效的纳税服务、实现税款资金快速划缴、高效对账,全程监控。
    “财税库行”联网,其标志是,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票据无纸化建立高效快捷的电子对账系统,具备“三层构架、24小时不间断、同城异地、安全处理、操作灵活、接口通用”等功能。这个系统,以国库为信息交换中心,连接财政、国税、地税、海关、商业银行,实现国库收付信息化、网络化处理,确保预算收入及时、准确、足额入库,加快资金周转,保证财政资金的正常及时调度。
    为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地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2005年4月1日,我国电子签名法的实行,为“财税库行”联网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联网初期要实现电子缴库,必须从法律上解决税务、银行、纳税人三方协议问题。在试运行初期,签订三方协议这种方式没有现成的法律文本,为了保证其在法律上的有效性,北京地税专门聘请了法律方面的专家参与了初期协议文本的制定,给银行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三方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使用CA证书,在技术上防止信息被篡改,提高了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从技术的角度上,“财税库行”联网后最方便的缴税方式当然是签订三方协议,网上申报实时划款,为了满足不同纳税人的需求,北京地税除采用电子网上实时缴款外,纳税人还有两种可供自由选择的缴款方式:纳税人可以在网上申报后,到税务机关进行上门申报,到银行端查询缴款;也可以直接到银行端申报缴款,确保及时上缴税款。
    有了法律和技术上的保证,在宣武区地税局、西客站分局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006年2月14日,在北京地税西客站分局辖区内的瑞尔威连锁饭店将119085.3元税款成功划缴。这是北京市有史以来,第一笔由纳税人用电子手段直接缴进国库的税款,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财税库行”联网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改过去交一笔税每个税种都要填写四联的缴款书,只要在网上填写,申报并由一税多票变成了一票多税,使过去一笔税款到国库最少需要三天,提速到最快只要三秒钟缴款就进了国库。使过去由七个工作人员承担的手工录入,核销工作只需两人即可完成。据统计,实行“财税库行”联网后试点局的核销量减少了80%-85%,而且准确率大大提高,更正比例下降了60%至70%。
    “财税库行”联网的实行不仅是北京地税创新征管方法,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加强税收征收的重要措施,更对北京地税的业务流程及规则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公共管理部门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人们不会忘记,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倾注着局党组“一班人”的心血,作为“班长”的王纪平,始终站在全局信息化的建设第一线。
    2006年4月3日,在全国第十五个税法宣传月,王纪平应邀走进了北京大学,进行税法宣传,为300余名师生做了《税收与经济生活》的精彩演讲,博得现场北大学子的阵阵掌声。
    北京地税信息化建设成果,实践着一个科学发展的理念:“谁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优势,谁就拥有了改革的优势、竞争的优势、发展的优势。”
    北京地税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随着这些成果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地税部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业务流程、工作标准的创新和提高;推动了地税部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机关转变,地税部门与纳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内部协作配合更加紧密;从技术手段上有力地保证了全年税收任务的超额完成,纳税人满意度不断提高。使地税部门迈入了全市的文明行业。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北京地税的具体体现,由此也充分展现了北京地税党组超前的意识,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如今,一个崭新的、符合现代化公共管理部门要求的地税机构的雏形已逐渐浮出水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北京地税和谐发展再做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我国实际出发,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准确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对推进新时期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筹集财政资金、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任务,因此在税务部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和迫切。
    北京地税领导层深刻认识到:税务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满足纳税人的需求和实现税务干部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衡量的标准。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发展内涵和发展本质。王纪平局长指出:统筹兼顾要求我们要把税收事业的发展、税务组织的优化、税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税务文化的构建结合结来,促进税务部门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组织、和谐型团队和法制型部门。
    目前,北京市地税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课题,北京地税党组于2006年提出了坚持“四个一”的治税思想和“五重”创新思路,把2006年定为科学发展年,全面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以信息化统领、覆盖、支撑、服务和创新北京地税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

坚持三大创新
形成开拓合力

    北京地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实施理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形成了巨大的开拓全力。做到三个结合,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三个转变。
    在研究税收工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北京地税先后提出了指导税收工作的“一、二、四”工作方针、“六、二、三方略”、“税收四观”和“四个一”治税理念以及有效执行、注重细节等管理理念,把握税收工作规律,揭示不同阶段税收工作的特点,推进北京市地税工作不断前进。
    在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同时,北京地税还致力于机制体制创新,优化组织机构,健全岗责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机制体制创新已落后于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当前税收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2005年北京地税提出了“重思为政之道,重塑为官形象,重组业务流程,重建组织体系,重构绩效机制”的“五重”思路,按照“五重”思路的要求,积极进行机制体制的创新。
    2006年,北京地税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为根本指导思想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创新,取得了新的进展。
    充分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创新信息化建设的立项流程,实行立项工作的相关部门会审制度和重大事项的局长办公会集体审议制度,保证信息化工作从立项开始就尽可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引进跨国公司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建立了全面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实行了专业化分工和流程化、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方法,以及“项目经理责任制”,努力使项目建设过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建立了全面的项目监理规范,严格监督与执行北京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努力使项目建设的标准与质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信息中心建立并施行了其所承担的所有建设项目按月向市局领导和全系统干部报告进展情况的制度,使建设工作时刻处在各级领导和全体干部的指导和监督之下。
    安全保障(运维)中心在对市局信息系统干部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地方税务局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北京地方税务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突发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

实现准确度
精细度 满意度的结合

    将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的要求体现到税务机关就是要将依法治税的准确度、税收征管的精细度和纳税人满意度相结合。
    依法治税的准确度就在牢固树立税收法治意识的基础上,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程序公正透明,税收权力的运行得到有效监督制约;认真落实应收尽收的原则,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从经济税源实际出发,该征收的足额征收入库,该减免的全部减免到位,坚决杜绝有税不收现象,严厉查处以税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治税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要通过多种手段,构建公平、诚信、和谐的税收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高新技术产业、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征管的精细度就是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税源管理迫切需要由“外延扩大”的粗放型向“内涵扩大”的精细化转变。北京地税在深度上,积极挖掘现有税源潜力,通过加强纳税申报管理和评估管理,强化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应征未征税款。北京地税对零申报户实施了无税申报制度,就是对零申报纳税人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措施之一。在广度上,及时掌握现有税源的分布和变化动态,准确掌握纳税对象的经济及涉税信息情况,减少征纳间的信息不对称。寻找征管盲点,将一些没有纳入税收管理范围的涉税经济活动纳入管理范围。总之,北京地税按照税收征管法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好税务登记源头管理,既重视单个经济主体的涉税经济活动,也重视某个行业、领域的涉税经济活动,归纳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将其逐步纳入税收管理范围。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成绩存在于组织外部。企业的成绩是顾客满意,医院的成绩是患者满意,学校的成绩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并在将来用于实践,所以税务机关的成绩就是纳税人满意,纳税人的满意度是检验税收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纳税人的满意度建立在尊重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满足纳税人的合理合法的需求的基础上。税收征管法赋予了纳税人基本权利,税务机关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税收服务观,尊重纳税人的权利主体地位,依法保护好纳税人的减免退税权、保密权、知情权、监督权、听证权、复议权、诉讼权等权利,并为纳税人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尽力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使税收成本不断下降,纳税遵从度不断提高,征纳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在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的基础上,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是税务工作者的天职,也是税务部门物质文明的体现。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遵循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规律,努力实现经济与税收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其次要适应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把增收重点放在扩大经济规模、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上。要处理好税收计划与收入任务的关系,杜绝与实际税源相脱节的收入任务层层加码现象的发生。
    促进税务机关的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北京地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税务机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税,不断提高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流程重组、组织再造的能力;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带好队伍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经得起各种诱惑考验的能力。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税收工作的实绩。
    促进税务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构建先进的税务文化。北京地税文化是全市地税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培育并遵守的以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形成的治税理念、地税精神、制度体系、管理模式、行为规范及地税形象的总和。要从加强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科技文化和形象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入手,通过舆论载体、工作载体、文化活动载体和艺术形象载体,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励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智能开发与道德提升的有机结合。以先进的税务文化推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公共管理部门的建设。

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全心全意服务纳税人

    实现从税收征收为中心向以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的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任务型管理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治税的税源管理的转变,从手工劳动为主的粗放型工作模式向依托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集约化工作模式和提高干部素质的转变。
    这三大目标是科学、民主、依法治税的体现,也是税收服务观、税收经济观、税收信息观和税收标准观的体现,涵盖了税收工作的宗旨、内容和手段,是在新形势下为完成新任务,税收工作必须依赖的方式和途径,也是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公共管理部门迈进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必然转折。只有实现了这三大转变,税收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北京地税努力做到协调信息化建设与组织再造,协调税收工作任务与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征税人和用税人关系,协调税收执法与服务型政府,协调执法刚性与优化发展环境,最终实现人、组织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昔日成就辉煌
未来任重道远

    北京地税10多年的管理发展历程,是一部创业史,是一部发展史,是一部成就史。北京地税三大创新及信息化建设,折射出北京的地税事业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地税局全体员工辛勤耕耘,奋力拼搏,硕果累累,没有愧对伟大的时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北京地税领导层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全国信息化工作指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北京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的电子政务工作,特别是对实现“数字北京、数字奥运”的构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地税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一”治税思想和“五重”工作思路,以实现税收和谐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纳税服务中心,以完善户籍式管理为载体,以落实三项基本征管制度为保证,以加强信息化应用为依托,努力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税法遵从度,全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效能高的干部队伍,确保税收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平稳较快增长,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分配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贡献。

  相关稿件